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日本財務相加藤勝信預計將於美國時間4月24日與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舉行會談。美國表現出作為關稅談判一環,討論日元貶值的態度。聯合干預、匯率條款和要求日本央行進一步加息等選項都存在降低貨幣政策自由度的風險。
在美國總統川普宣布一系列關稅政策後,全球各國正積極與美國展開貿易談判以減緩衝擊。 據外媒報導,美國財長貝森特將韓國、英國、澳洲、印度與日本列為簽訂新貿易協議的「優先對象」,名單裡並沒有台灣。貝森特14日受訪時強調,優先參與談判的國家可能獲得較有利的待遇。
美國前財長葉倫(Janet Yellen)14日受訪時指出,美國總統川普的政策削弱市場對美國公債的信心,造成近期美債殖利率飆高,反映部分投資人開始迴避美元資產。 葉倫接受美國財經媒體CNBC專訪時指出,考量到美國公債的傳統避險地位,近日美債殖利率躥升令人憂心,並且引發外界質疑全球金融系統的基石-美國公債的安全性。
美國總統川普主導貿易戰升級,但9日突然宣布關稅暫緩90天,台灣持續和美方協商, 對於央銀能否以持有的美債部位,當做談判的籌碼,央行總裁楊金龍10日表示,「建議相當好」,如要和美國談判,會告訴對方,美國因應赤字要發行公債融資,台灣對美債一向都是長期持有,不是買了又拋售,對降低美國融資成本有所貢獻。
艾利森是《注定一戰:美國和中國能否避免修昔底德陷阱?》一書的作者,他指出,中國現在正在「下一盤大棋」(playing a long game)。他說,北京相信「一種宏大的敘事,即中國正在不可阻擋地崛起,而美國則在不可逆轉地衰退」。 儘管中國領導人意識到當前的關稅戰是一場「雙輸」局面,但他們認為自己比華盛頓更能應對這種局勢, 艾利森教授說道。「我的判斷是,習近平正在為一場相當艱難的貿易戰做準備……他們認為中國人可能比美國人更能忍受苦難。」
美國總統川普實施對等關稅政策,對國內經濟成長、物價、房市的影響,中央銀行最新關鍵報告出爐。央行總裁楊金龍10日將赴立法院財委會進行「川普對等關稅政策實施,對我國股匯市、經濟成長、物價、房市等項所造成之衝擊與因應措施」專題報告,今天出爐的書面報告透露,關稅政策實施後,恐衝擊台灣經濟成長,但對通膨影響有限,且會間接影響國內房市。
匯市清明連假休市,新台幣周一勢必迎來劇烈補跌。匯銀預估,新台幣先往33.3元波段新低測試,後續有三招抗跌,一是央行2日強勢調節拉升預留貶值空間;二是7日央行加大阻貶力道;三是若貶破33.3元,惜售的出口商將大舉拋匯。 行政院提前部署,對於匯率問題,由央行及金管會彙整所有已發生、預判未來可能變動,已向院長卓榮泰報告。
股匯市歷經「黑色星期一」後,4月第一個交易日台股大反彈近600點, 外資仍小幅走超,尤其匯出力道加大,使得新台幣4月1日再度貶破32.2元價位,早盤逼近33.3元,續創逾九年波段新低,股匯明顯脫鉤,午後央行進場調節阻貶防守後貶幅收斂,終場收在33.196元,貶值縮小至1.4分,總成交量增至17.96億美元,其中外資占超過10億美元,近期外資匯出量有增加趨勢,原約占總交量4成左右,近來最高衝至逾6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