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去年 宣告全球化的「死訊」 後,相關話題便成為輿論熱議的焦點。 張忠謀本月 4 日 赴工商協進會以「重新定義『全球化』」為題發表專題演講;他表示 全球化如今已被重新定義為,在不傷害本國國家安全、科技經濟領先條件下,允許本國企業在國外牟利,也允許國外產品及服務進入本國,只是,「這樣還能算是全球化嗎?」
美國拜登政府擴大晶片法案(Chips Act)的補助範圍,包括設備、化學材料等廠商赴美也能享補助, 可望促成半導體產業美國廠形成供應鏈聚落。 然而,也有專家擔心在聯邦補助總金額不變的情況下,美國政府擴大補助對象相對減少各家業者補助金額,反而喪失晶片法案對海外業者的吸引力。
近期,許多半導體與電子科技高管陸續前往率隊訪中,除台積電總裁魏哲家赴上海參與論壇外;中國工信部網站26日也公布,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王江平昨天在北京會見聯發科技董事長蔡明介一行人,雙方就積體電路、5G等議題交換意見,蔡明介強調將繼續深耕大陸市場,促進兩岸產業合作。
台積電6日舉辦股東會, 董事長劉德音除針對地緣政治的風險提出回應,認為台灣半導體對其反而具有冷卻作用,也針對國內 綠電 不足,呼籲「政府需要通盤檢討綠電發展政策」,來因應未來趨勢。
「我最大的孩子是USC的學生,論文就在討論AI那時候可說是他的黑暗期,因為許多人告訴他這個題目很難拿到博士;從這個例子來看,AI發展也經過非常困難的時期。我也想起了自己創業的時候,是一盤散沙,師傅留一手、家天下,但我打拼出宏碁,我的座右銘是挑戰困難、突破瓶頸、創造價值;我的確是自討苦吃,常常覺得如果只處理簡單的事情,人生就沒有意義;早上起來看不到困難要挑戰,就沒有活著的動力。」
人工智能快速發展, 人工智能實驗室DeepMind的聯合創始人蘇萊曼(Mustafa Suleyman)近日在美國舉行的GIC橋樑論壇(Bridge Forum)上表示,AI的技術發展將在未來10年威脅到白領階層,並使大量白領淪為「失敗者」。他表示 人工智慧過去十年的關鍵是分類和定義,現在則關注互動、生成式人工智慧,未來一切都將變得更加動態和個性化。”
巴菲特坦言:「 台積電是全球管理最佳的企業之一,也是最重要的企業 ,你在五年、10年或20年後仍然可以說同樣的話。 但我不喜歡台積電所在的地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