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美國商務部7日對中國祭出新一輪出口管制,禁止美國企業支持中國高階晶片生產,同時禁止第三國企業包括台積電等以美製設備為中國客戶服務,除非取得美方批准。資深媒體人陳文茜分析指出,這次中美晶片大戰打到台灣門口,倒楣的就是台積電,分析台積電雖然拿到豁免,仍成為中美夾心餅乾。
半導體產業近年被視為各國視為國防戰略的一環,隨著美中兩國關係緊張,美國不僅通過晶片法案扶植本國產業,更在近幾個月祭出多項禁令。本月3 日據外媒報導,美國商務部預計將於本週發布一系列的新規定,擴大美國半導體技術出口到中國的管制,試圖阻止中國取得用於超級電腦和資料中心的晶片。
台灣電信兩大合併案從年初送審,直至今日確定延期,併購(台灣大、遠傳)及被併購(台灣之星、亞太電信)方均期盼盡速過關。資深業界人士提醒,合併案若拖過年底仍未成局,變數將大增,最嚴重可能重新議約,台灣之星及亞太電信更恐因資金不足而難以繼續營運,未來恐影響產業、用戶及員工的權益。
對半導體「摩爾定律」是否仍適用,兩大晶片巨擘英特爾、輝達看法不同。輝達執行長黃仁勳上周拋出「摩爾定律已死」的言論,英特爾執行長基辛格則說,「摩爾定律還活著,而且活得很好。」
資安問題已成為影響國安要點之一, 針對台灣資安風險,KPMG顧問公司於22日發表《2022年台灣企業資安曝險調查報告》,顯示台灣企業平均防護分數僅為C級(70分~80分),代表具備一般技術的駭客就能入侵多數台灣企業;報告結果提醒企業與政府應加速腳步,謹慎面對並做好準備。
數位發展已成國家政策佈局重點,專家更指出面對國家級數位武器威脅,強化國家資安韌性刻不容緩。甫成立的數位發展部部長唐鳳9/21在資安大會主題演說中表示,數位部的目標之一是推動全民數位韌性;也對外說明第6期國家資通安全方案,將以打造堅韌安全的智慧國家為目標,包含3項具體目標及4大策略。
有線電視系統大豐、台灣寬頻通訊(TBC)近期申請 TVBS 新聞台移頻換「鏡電視」一案 ,引發關注。 移頻一事近年來在規定更改後屢屢引發爭議,NCC擁有移頻的准駁權,却沒有一個足為社會信服的公正標準,頻道方與系統業者間衝突不斷,甚至有干涉言論、政治力介入的質疑。
數位發展部八月裡剛成立,編列預算高達211億元,該部門成立以來,定位未明屢屢引發外界議論,本週立法院將開議,由哪一個常設委員會主審,勢必成為焦點。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近期也指出,政府應制定更前瞻、完善的政策,才能接軌國際,讓企業朝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