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

數位發展部於27日正式掛牌成立,主導電信、資訊、資安、網路與傳播五大領域。首任部長唐鳳表示,數位部的角色不是裁判,反而是擔任教練的角色、幫助各產業共榮發展。對此,台灣法律科技協會理事長江雅綺則認為,數位部的工作重點應放在政府與企業之間的需求落差,才能真正符合市場需求。

美國國務院今天公布報告指出,中國利用龐大網軍和低階外交官網絡,「操縱和主導」不立自己的的全球輿論。早在本月初,法國國際廣播電台就已 報導 ,美國資安公司 麥迪安 (Mandiant Corporation)指出,至少有72個假訊息網站以11種語言進行親中大規模政治宣傳。種種跡象顯示,假訊息宣傳戰不僅如病毒迅速傳染,而且已朝多語、多元發展,迅速國際化。

對網路平台的管制,一直是討論不斷的話題,近年來歐盟、美國、台灣政府幾乎同時對管理網路平台,推動重大的法律與行政管制。為何台灣「數位中介服務法」引發強烈反彈並急踩煞車,而歐盟的數位服務法7月初在歐洲議會投票通過後,立法程序持續樂觀推進?數位平台與國家權力的競爭,才正要進入新局勢。

NCC推動《數位中介法》引起各界疑慮,負面聲量不到一周就飆破四倍,原本要在上週五舉行的公聽會更臨時喊停。行政院長蘇貞昌23日受訪時,則表態出現轉機:「像數位中介法這種沒有共識的法案,政院不會支持繼續推動。」

連日各界因數位中介法吵得沸沸揚揚,NCC 在21日緊急發布新聞稿表示,該法僅為草案初版,尚未提送到行政院與立法院,所以沒有「需要撤回」的問題。數位中介法草案內容為何?是否危害言論自由?各單位與民間企業反應為何?以下為完整整理。

國家通訊委員會( NCC )日前公布《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引起各界關注,對不刪假訊息或管理不當者,最高可處 500 萬元罰鍰,引法議論; 18 日舉辦第三場公開說明會,多數業者對該法表達了不安,認為法令制定不清,政府可以用個案管理單方面「想管就管」。法案還未上路,就引發管制言論自由質疑,學者更憂心將衝擊數位經濟發展。

網路發展至今,資訊戰攻防已成全球焦點,近期兩岸局勢升溫,資安問題更成為大眾關注議題。對於上週因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而引發的資安危機,數位發展部準部長唐鳳表示一切在掌握中;前行政院政務委員郭耀煌11日卻提出疑慮,強調政府應提出事實根據,避免讓各界過度期待,而轉移資安防護焦點。

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後,中國不僅展開環台軍演、發射飛彈,另一方面,台灣也遭受資安侵擾,日前總統府、國防部、外交部等政府單位官網不約而同遭到境外駭客攻擊,8月7日晚間更傳出,台灣大學教務處官網、研發處也相繼被駭。一連串的資安威脅,皆顯示台灣的資安漏洞出現很大的隱憂,不免讓人懷疑,難道這幾年蔡政府推行的「國安即資安」淪為口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