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

新北地方法院於2025年6月24日 宣判 ,認定七法公司(Lawsnote)利用網路爬蟲大量擷取並重製法源公司所建構之法規沿革與註解內容,構成侵害編輯著作權與觸犯刑法「無故取得電腦電磁紀錄罪」(§359)。創辦人郭榮彥被判4年有期徒刑、謝復雅判2年,七法公司則被處150萬元罰金,兩人與公司連帶賠償法源資訊逾新台幣1億545萬元。作為我國第一宗因爬蟲爬取「編輯創作性」資料而遭重判的案件,本案使AI訓練資料合法性問題浮上檯面,而我國對於AI訓練資料之取用規範尚未明確,在資料開放以及智慧財產保障間的取捨,必成未來我國立法者與司法體系將要面臨的問題。至本文截稿前,七法公司已表明將提起上訴,但此案已成為台灣首例具有指標性的法律科技訴訟,後續如何影響AI訓練常態與資料取得規範,仍備受產、官、學界密切觀察與討論。

蘋果於 WWDC 2025 發表多項新功能,卻延後推出備受矚目的 Apple Intelligence 與新版 Siri,導致股價下跌1.5%。延遲主因包括技術未成熟與重視隱私設計,導致終端運算進展緩慢。相較於 Google 已整合 Gemini,蘋果仍停留在基礎階段,市值被微軟與輝達超越,面臨 AI 戰局落後危機,投資人關注其能否在 2026 年強勢反彈、重奪領先地位。

中、美、歐三方在AI監管態度分歧明顯。中國推出Deepseek後,歐洲支持開源,美國雖承認過去政策失誤,實際變化有限。美國整體監管鬆散,依賴產業自律與州法;英美雖均屬自由派,但最近都有數位政策的轉變,英國拒公開訓練資料引發產業反彈;美國在副總統范斯主導下重現新自由主義風格,科技業遊說力強。英美監管路線分歧,政策演變值得關注。

本次跨校論壇,除與中央大學、清華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政治大學等學校攜手合作外,也受到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講座教授莊炳湟院士於2024年在中央大學「余紀忠講座」演講的啟發。他當時提到,AI技術的進展讓人類不得不思考,當人工智慧在某些能力上超越人類時,我們的位置在哪裡?價值又該如何被重新定義?透過跨世代的對談,讓我們一同承擔並迎接未來的挑戰。

面對數位時代的來臨,余紀忠基金會近年來多次舉辦人工智慧相關研討會,關注科技脈動、追蹤政策走向,更著眼於年輕學子所面對的數位科技與人本之間的變化。 本次跨校論壇,除與中央大學、清華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政治大學等學校攜手合作外,也受到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講座教授莊炳湟院士於2024年在中央大學「余紀忠講座」演講的啟發。他當時提到,AI技術的進展讓人類不得不思考,當人工智慧在某些能力上超越人類時,我們的位置在哪裡?價值又該如何被重新定義?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四月二十九日,與中央大學、清華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政治大學共同舉辦的「AI人本時代跨校論壇」,四校同學外,現場還包含台大、輔大、台科大等學校學生一起參與。與會講者包含:余紀忠基金會董事史欽泰、工研院副總余孝先、廣達董事長林百里、陽明交通大學教授林一平,台大教授李宏毅,幾位講者在下午展開精采對談;晚間則由政大傳播學院前院長郭力昕接棒,與品學堂創辦人黃國珍、前華新麗華不鏽鋼事業群總經牛繼聖、台大新研所副教授蔡蕙如,帶領學生一同討論。

美國川普政府進一步限制輝達(Nvidia)H20晶片對中國的出口,輝達執行長黃仁勳週四(17日)應中國貿促會的邀請拜訪北京。據大陸官媒央視新聞,這是黃仁勳時隔3個月再次造訪北京,黃仁勳在會談中表示,「中國是輝達非常重要的市場,希望將繼續與中國合作。」同時輝達方面也回應,會定期與中國政府會面討論產品技術。

人工智慧(AI)晶片大廠輝達(NVIDIA)14日宣布,與台積電、鴻海、緯創、艾克爾(Amkor)、日月光投控旗下矽品等製造夥伴合作,首度在美國設廠生產AI超級電腦。美國總統川普也在15 日 宣傳輝達在美國建置人工智慧基礎設施的 5,000 億美元承諾,並表示將為該晶片巨頭以及其他有意在美投資的大型企業加快審批流程,加深外界對政商之間「以投資換政策」的聯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