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資源

水利署長賴建信希望透過視訊會議,中央地方更加緊密合作應變,將災害影響降低至最小。

極端氣候頻率增加,使得水資源經營更趨困難,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土木工程系教授丁澈士建議,成立國家級的水資源研究院,統合研究水資源各面向,提供政府擬訂相關政策參考。

台灣上半年飽受罕見的50年來大旱之苦,中颱「烟花」步步進逼,氣象局指出將帶來致災性的雨量,整體侵襲期間累積雨量可能將達8-9百毫米,中研院環境變遷中心特聘研究員、台大大氣科學系教授許晃雄表示極端氣候已經是一個不可避免的趨勢,也指出現在政府要把握最後10年的時間,做好基礎工程建設以因應極端氣候的挑戰。

去年以來國內遭逢百年大旱,考量近年氣候變遷、枯旱風險大增,國發會表示,將加強產業投資所需供水優化,未來持續推動「產業穩定供水策略行動方案」計畫,針對各項開源、節流、調度、備援工作亦持續趕辦推動,預計至2024年,每日可增加82萬噸水源。

濁水溪出海口生態豐碩,今年調查黑面琵鷺超過300隻以上,其他稀珍野鳥數量不斷增加,甚至還出現石虎踪跡,引起野生保育團體重視,透過立委蘇治芬積極爭取國土綠網和生態創生計畫,獲四河局與林務局大力支持,預計在河口1400公頃河床浮覆地開發國內最大的河口生態創生園區,與相鄰的國內最大六輕石化,併列成工業與生態的兩大指標園區。

西歐連日洪災至少已造成184人死亡,其中德國至少占了157人。紐約時報報導,多名氣象學家和德國官員指出,這種規模的洪患是500年到1000年一遇。德國這次極端暴雨,是排放溫室氣體引發全球暖化從而造成氣候變遷的顯例,研究顯示,大氣變暖會攜帶更多水氣,提高暴雨發生率。

水利署中區水資源局在台中電廠內設置中部唯一的海水淡化機組,日供水1.5萬噸,因中部水情仍不穩定,已決定延長運作到8月中旬。

行政院長蘇貞昌今天表示,今年5月他已核定再增加180多億元,投入降低漏水率計畫,確保各地有經費汰換老舊管線,減少漏水、也保護民眾健康,2024年全國漏水率將降至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