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根據北市主計處統計,台北市今年1至11月降水日數計107天,較去年同期減少24天,減幅達18.3%,但降水量為1854.5毫米,較去年同期增加296.7毫米,增加19.1%。
全球氣候異常下,2021年初臺灣本土遭逢嚴重乾旱,不僅全臺水情吃緊,連高科技產業重鎮新竹科學園區也面臨用水供應斷層的窘境。
公投倒數三天,藻礁公投推動聯盟今天邀請藝文界人士共同挺藻礁公投,電影導演侯孝賢透過影片質疑,是否要「為了五年、十年的眼前便利,毀滅掉7600年的藻礁?」作家朱天心說,公投其他三項都是可逆的,但只有藻礁生態被毀滅後就不可恢復。
基隆協和電廠四部燃油機組陸續屆期除役,台電計畫在外木山海岸填海造陸18.6公頃,興建兩部燃氣機組與第四座天然氣接收站(簡稱四接),遭環保團體抗議破壞生態。
蔡英文總統日前到桃園視察藻礁及大潭電廠,強調中油第三天然氣接受站沒有蓋在藻礁上。
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為止,全台遭逢56年一遇的嚴重乾旱,政府不僅重啟數百口備援水井,甚至還開鑿許多新的水井應急,最後終於度過難關。
全球對抗氣候變遷能量滿滿,但若少了中國與美國參與,也是枉然。美中溫室氣體排放量合計占全球一半以上,但兩國相處卻不融洽。
2021年上半年台灣發生56年來最嚴重的乾旱,除了衝擊民生,科學園區水車爭搶與價格飆漲的亂象也頻登新聞版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