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全國防疫升級至第三級並且延長,國人減少外出,衝擊民間消費,減班休息(俗稱無薪假)急速增溫。根據勞動部昨(24)日發布最新統計指出,目前實施無薪假有987家,一周內大增362家;人數更是首度破萬人,達10,229人,其中以住宿餐飲業暴增近2,000人最多。
編者按: 全球都在預警Delta變種病毒,歐洲疾病控制中心聲明表示其成為歐洲確診病例來源的90%;泰國也超前部署,宣布將縮短第二季疫苗施打期間,以對抗變種病毒。台灣疫情嚴峻,疫苗到貨數量遠不如預期,而下一步能否超前部署防止Delta病毒入侵,人民都緊盯政府看要如何因應。
在印度首次發現的新冠變種病毒株Delta,其傳染力為原始病毒的兩倍,歐美各國衛生單位紛紛發出緊訊,憂心其將成為引爆第三波大流行的因子,而該變種病毒也正在亞洲迅速傳播,但是由於亞洲各國加速接種疫苗的工作才剛起步2個月到2周不等,人們對人員能否恢復流動和商業活動能否重新開始都表示懷疑。
編者按: 台灣疫苗短缺的情形,因日本、美國相繼援助數百萬劑疫苗之後,暫時得到舒緩,但根據最新民調顯示,87.9%民眾認為,政府應讓民眾可自由選擇「國產」或「進口」疫苗。這顯示民眾在缺疫苗的不安之後,更轉而期盼能有選擇疫苗的權力。
編者按:防疫三級警戒延長至7月12日,大型藝文活動、賽事都無法舉辦,在該產業服務的人失去了舞台,更沒有收入來源。雖政府有提出書捆4.0的方案,但對許多人來說卻無法申請,對大型團體更是杯水車薪,讓人不經要問,數位時代的來臨,除了發錢以外,政府還能為產業提供怎樣的協助呢?
編者按: 疫情近期內趨緩,但疫情指揮中心23日仍宣布延長三級緊戒到7月12日,民眾心裡籠罩一層陰影,陷入抗疫與經濟的兩難。軟性封城已滿月,雖有紓困方案卻無法救急,企業撐不下去的新聞頻傳,在這之中是否能找出新的策略,讓KPMG安侯永續發展董事總經理黃正忠分享他的觀察與看法。
編者按: 全球疫苗荒、各種新冠疫苗效力又不相同的情況下,部分國家與醫師同意或建議開放「混打疫苗」,但對此衛福部專家會議日前已拍板否決,但防疫專家指出,新冠肺炎疫苗混打在台灣是不得已也是必然趨勢,中央應該要盡快制訂因應疫苗混打的策略。而德國政府也證實,已在4月份接種AZ疫苗的總理梅克爾,前幾天接種的第二劑正是莫德納疫苗。
編者按: 台灣因疫苗短缺,使得接種順序爭議不斷,各界要求施打的新增對象接踵而至,使得第7類優先順位適用對象不斷擴充,疫苗更顯得匱乏,對排序較後的人來說,眼看施打日遙遙無期,相對剝奪感增加。台北市市長柯文哲21日也建議,疫苗應該要「按年齡打」,區分類別或職業只是徒增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