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新任 行政院 長陳建仁2日將主持行政院會,將是兩年來首度邀請六都市長列席與會。眾人提出財政畫分、國土計畫、交通建設與經濟發展問題,高雄市長陳其邁透露,陳建仁強調市政不分藍綠、建設不分黨派,未來形成制度性溝通管道後,對推動國家建設、地方產業將有助益。
中國正處疫情海嘯,專家推估據綜合各種估算,全中國感染人數直上看6億大關;中國政府上週宣佈將從1月8日開始放開邊境管控措施,世界各國也開始嚴正以待。除了擔憂引發新一波疫情外,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喬治艾娃(Kristalina Georgieva)表示,中國未來數個月確診人數恐暴增,預估將進一步打擊本土經濟,以及拖累全球經濟成長。。
中國當前疫情既快又猛,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前首席科學家曾光29日指出,這波Omicron風暴進展速度超過想像,他估算北京市感染人數可能已超過80%,甚至還有可能更高。因中國當局已經停止發布每日疫情數字,在國際上,許多衛生專家都憂心中國將成為新變種毒株誕生的溫床。
中國疫情嚴峻,自12月13日起中國官方停止公布無症狀感染者數據,又於12月25日早上公告,即日起不再發佈每日疫情資訊。26日晚間突然宣布2023年1月8日起,取消入境中國後全員核酸檢測和集中隔離等措施,並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更名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各國都對中國疫情恐造成的影響嚴正以待,台灣方面因應農曆春節返鄉人潮,更須嚴防疫情擴散可能。
中國持續清零的政策,經濟與人身自由都大受影響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一小區發生高樓火災,住戶難以逃生的悲劇,引爆中國民間反封控抗爭持續擴大,逾50校學生響應,各地掀起「白紙革命」,民眾自發性上街抗議,要自由的口號在中國內部發酵。
本土疫情逐漸趨緩,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上週透露, 口罩鬆綁制度將於11月分階段上路, 但礙於專家認為口罩是防疫利器,建議再觀察,因此指揮中心將視後續疫情走向而定,有機會在下周公布室外口罩放寬。
通膨持續影響,科技業也難以倖免。臉書母公司Meta Platforms Inc面臨成本飆漲、廣告市場疲軟等困境,9日宣布將資遣逾1萬1000名員工,相當於總人數的13%,成為科技業今年規模最大的其中一波裁員。
高端疫苗爭議從去年延燒,近期是否能保住EUA問題更備受討論,13日食藥署召開評估專家會議,經專家一致決議認同高端 新冠肺炎 疫苗符合疫苗保護效益, 而高端的 EUA 也因此獲得延續 。結果一出,引發外界議論,更有專家直言是 「自欺欺人的做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