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公費疫苗登記預約平台開放第九、十類民眾登記施打意願,並以此作為撥補疫苗數量依據,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今天表示,前三梯次的預約疫苗都是AZ,最快7月16日就可開打;令人質疑的是明明莫德納和AZ疫苗到貨量相當,莫德納疫苗也打得很順暢,何前三梯次無法做選擇?
上海復星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和BioNTech SE(BNT)宣布,復星醫藥控股子公司復星實業(香港)有限公司分別與台積電、鴻海和永齡基金會,以及裕利醫藥正式簽訂《銷售協定》,復星實業將向台積電、鴻海、永齡基金會委託的裕利醫藥銷售共計1,000萬劑mRNA新冠疫苗,該等疫苗將被買方捐贈予臺灣地區疾病管制機構用於當地接種。
台積電和鴻海正積極採購德國原廠BNT新冠肺炎疫苗,採購進度始終是外界關注焦點。據業界傳出台積電最新採購進度,最快9月可以到貨150萬劑,10月到12月還會陸續到貨750萬劑,台積電表示,簽約當事人有多方,正在進行簽約的法定程序,一旦程序完備即對外進行公告。
20國集團(G20)財金首長發布聯合公報警告,新冠變種病毒和疫苗接種速度不均,可能拖累全球經濟復甦,並首次認定碳定價為對抗氣候變遷的工具之一。G20也支持把全球最低企業稅率設定為15%,象徵美國財長葉倫取得一大勝利,接下來的挑戰在於如何說服國會接受。
編者按: 雖然指揮中心已經宣布全台在 7 月 13 日開始微解封,有限度開放餐飲業內用,但目前只有澎湖開放內用,讓這次微解封好像跟「未解封」一樣,地方政府也不敢隨意放鬆,且民眾似乎多數也希望不要那麼快解封,到底中央地方該如何同步,是該思考的問題。
韓國已經成功取得AZ 、莫德納、Novavax等4種國際大廠疫苗代工或協議;台灣目前除已向莫德納表達意願外,日本、越南也積極探詢國際疫苗大廠合作機會。為了解決供應荒,亞洲正掀起疫苗代工競賽。
我國本土新冠肺炎本土疫情趨於穩定,從4日至11日每日新增確診數都在50人以下,但死亡個案仍連日增加,截至9日為止,台灣新冠肺炎死亡人數累計730例,死亡率達4.81%,高於全球平均值,國內專家前國健署長邱淑媞與台大公衛學院教授詹長權紛紛對此提出看法。
全國三級警戒延至26日,但13日微解封,不少風景區、遊樂區可降載接客,餐飲有條件開放內用,未料全島仍禁內用,中央地方不同調,導致遊客如果到到遊樂園,室內外都無法用餐,引爆業者怒火,要中央地方喬好說清楚,別讓他們無所適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