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

無薪假急速升溫!勞動部8日公布最新無薪假統計,實施事業單位計1,883家,實施人數2萬1,133人,實施人數雖不及去年6月疫情巔峰,但為今年來最高,家數亦創下無薪假有史以來新高,其中受創最深的住宿及餐飲業,家數與人數也是史上最慘,一周來實施人數就倍增。

《金融時報》報導,經合組織(OECD)的研究顯示,發達經濟體的就業人口較新冠疫情爆發前減少約2200萬人。該研究預計勞動力市場要到明年年底才會恢復。

民眾黨立委邱臣遠與餐飲業、夜市商圈等代表8日召開記者會,呼籲相關主管機關儘速訂出微解封指引,並應將指引執行細節下放地方政府、因地制宜,以免大家措手不及。呼應民間需求,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公布三級警戒延至26日,雖適度鬆綁,但休閒娛樂場所如KTV、酒吧、指壓按摩場所;教育學習場域如K書中心等;觀展觀賽場所如會展場館、游泳池等仍須關閉。

蔡英文總統6日下午在總統府針對防疫工作與疫苗進度發表談話,台灣取得的疫苗,即將累計超過700萬劑,政府也會緊盯進度,讓已訂購但延遲到貨的疫苗,能追上進度陸續送達,規劃疫苗接種率從現在的10%,7月底能增加到20%到25%之間。但是蔡總統可能不清楚的是,比「全台25%接種率」更重要的數字是「台灣65歲以上年長者的接種率」。

我國自購一千萬劑AZ疫苗,第二批來自泰國六十二點六萬劑於昨下午運至台灣。不過,泰製AZ疫苗並不在WHO的緊急使用清單中,引發質疑。食藥署今天強調,疫苗是否列入WHO緊急使用清單並非台灣准用條件,會就各廠逐一審查檢驗。至於日本捐贈的一一三萬劑AZ疫苗預計8日下午運抵桃園機場。

新冠肺炎本土疫情爆發,5月11日至今已造成1萬3791人確診、703人死亡,致死率5%,遠高於全球致死率2.17%,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日前指出,致死率高原因是染疫者多為高齡長者,且都有慢性疾病。國內高齡醫學權威、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認為,新冠肺炎死因不能只歸因高齡,國外研究歸納關鍵是衰弱、失能,若只按照表面數字解讀,恐怕只會嚇壞長者。

台灣疫情延燒至今各種亂現,民眾最關心的除了何時解封,還有疫苗施打的時程與各項措施。但政委唐鳳前天公布「COVID-19疫苗施打意願登記與預約系統」,又引發各種亂象與爭議,資深媒體人楊照昨天表示,不是也該有更多的公民覺醒自問,「我們真的要一個如此善於製造假象操弄人民感受的政府嗎?這是我們心中一個正常、稱職的政府該做的嗎?」

經濟學人雜誌編製的指數顯示,台灣距離回歸新冠肺炎疫情前的「正常生活」還很遙遠,在全球50個國家或地區的「正常指數」(normalcy index)排名倒數第二,僅高於馬來西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