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美國財政部標售公債需求低迷,造成美債殖利率飆升,美元指數同步反彈,29日主要亞幣大幅回落,日圓兌美元再度貶破157,台股漲多拉回,兩大利空夾殺,新台幣匯率終止連二紅,收在32.298元,單日重挫1.3角或0.4%,創逾一個月最大單日貶幅,總成交值爆出20.365億美元的大量。
今年3月歐洲議會通過《AI法案》後,經過兩個多月終於獲得歐盟會員國同意,由歐盟理事會在21日通過法案,成為全球第一套詳細規範生成式AI應用與風險的法規,影響力將遍及全球,甚至可能左右矽谷科技大廠未來AI發展。
比利時主掌數位化的國務卿米歇爾(Mathieu Michel)表示:「《AI法案》展現歐盟面對新科技時重視信任、透明度與責任,確保快速演進的新科技,...
為了普及可彎曲的超薄鈣鈦礦型光伏電池,積水化學工業等日本國內製造商、經濟産業省、東京都等約150個團體將於近期成立協議會。為了納入確定日本2040年度電力構成的下一期能源基本計畫中,最早在今年夏季將設定同年度的裝機容量目標。
野村證券在最新報告中表示,全球降息潮已經蓄勢待發,多國央行將與聯準會(Fed)貨幣政策脫鉤,加速朝降息循環邁進。
大陸國家主席 習近平 16日和 俄羅斯 總統 普亭 會談後,兩人共同會見記者。習近平闡述了中俄關係的「五個堅持」,表示雙方一致認為政治解決 烏克蘭 危機是正確方向,中方期待歐洲大陸早日恢復和平穩定,願繼續為此發揮建設性作用。
新加坡在5月15日,正式進入新總理黃循財的時代。李顯龍交棒給人民行動黨的第四代領導人,一黨獨大、建國迄今沒有政黨輪替過,人均所得卻超過八萬美元,新加坡不同於世人對東南亞國家的刻板印象,堪稱國際間的異數與典範。身兼財長的黃循財當前要面對兩個重大的課題:「內政求穩,爭取信任,贏得選舉」,以及「外交求和,敦親睦鄰,不選邊站」。
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16日赴中進行為期兩天的國是訪問,這是普丁7日第五度就任總統後的首次出訪,將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中俄建交75周年的背景下,商討俄烏戰爭和以巴衝突,兩人會談後還將發表聯合聲明。
美國總統拜登14日宣布,提高一系列中國進口產品關稅,包括電動車、電池、太陽能組件、半導體等七大項產品,價值180億美元。經過兩年多的檢視,美國針對中國關鍵產業的關稅鍘刀終於落下,全球市場則擔憂,美方大動作恐將引發新一輪貿易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