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瞭望台

金監總局:要化解存量風險、遏制增量風險,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底線

 龍年伊始,大陸政策牛肉可期!大陸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局長李雲澤19日主持會議時表示,要積極推出有利於提振信心和預期的政策措施,確保全年工作良好開局。同時,要化解存量風險、遏制增量風險,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底線。

值得注意的是,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在18日、也是農曆年後首個上班日,主持召開國務院第三次全體會議,...

中國大陸海警局宣布,福建海警局將加強海上執法力量,在廈金海域開展常態化執法巡查行動,進一步維護有關海域作業秩序,維護漁民生命財產安全。

2023年中國的企業及家庭與外國交易的資金出現5年來的首次凈流出。背景是外資企業縮小業務及富裕階層的流出。近期,上證綜合指數降到了3年10個月以來的低點,資金流向了日本等外國股票。中國經濟放緩,吸引世界資金的向心力正在減弱。

中國人民銀行端出政策牛肉,人行行長潘功勝24日宣布,2月5日下調存款準備金率2碼,約提供長期流動性人民幣1兆元。另外,今(25)日起調降支農支小再貸款、再貼現利率1碼(0.25個百分點)。人行罕見提前宣布降準,且規模超過預期,在外界對中國經濟前景憂慮揮之不去時,人行此舉,展現力挽狂瀾的信心。

美國持續擴大管制,避免晶片輸出中國提升其AI與軍事實力。但經濟學人近日評價,美國禁令漏洞百出,無法阻擋中國走私和以量突圍策略,反而使自身陷入執法困難,且推促中國自主提升技術的窘境。 經濟學人21日文章指出,美商務部2023年10月更新對中晶片禁令,雖用一年時間調整限制措施,但恐難有良好成效。

中國大陸經濟雖有「高質量發生」、「新質生產力」等新提法,但至少今年還未能有經濟新動能來替代傳統的「三駕馬車」。 在傳統的「三駕馬車」中,投資和消費新空間有限,於是目光還要放到進出口貿易上。 在進出口貿易領域,既有人鼓吹今年會是「出口大年」,也有人認定將迎來「新貿易戰」。中共決策層方面則下定決心,今年要首推「中間品貿易」新概念。

大陸進出口貿易,去年表現不佳,其中7月出口大幅下滑14.2%,被認定為阻斷疫情後經濟回升之勢,...

2023年,美國經濟的表現遠遠超出預期。人們普遍預測的經濟衰退並未發生。許多經濟學家認為,要降低通膨,需要多年的高失業率;相反,我們經歷了 無懈可擊的通貨緊縮 ,通膨率迅速下降,卻沒有付出明顯的代價。

據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10日報導,5名熟知相關計畫的消息人士透露,拜登打算在台灣大選後,派前民主黨副國務卿史坦柏格(James Steinberg),以及共和黨前國家安全顧問海德里(Stephen Hadley)率跨黨派代表團訪問台北,而這可能使美中設法穩定緊張關係的努力複雜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