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瞭望台

中國國家統計局昨公布,3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0.1%,較上月放緩0.6%,遜於市場預期。3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年減2.8%,是去年11月以來最大降幅,且連續第18個月下降。專家指出,中國通縮陰霾揮之不去,要避免形成「低物價、低消費」循環。

亞洲開發銀行(ADB)、高盛和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等三大機構,11日同步上調對大陸2024年經濟增長預測,主因是今年來大陸首季經濟數據表現穩固,其中製造業和貿易已初見復甦。

馬習二會

前總統馬英九在4月10號下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與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會面。馬英九提到,兩岸在1992年達成「各自以口頭方式表述『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共識。但他沒有提到兩岸「對於一個中國的意涵,認知各有不同」。

中國房市買氣持續低迷,企業及民眾的投資和消費停擺,恐讓中國陷入「資產負債表衰退」, 日本野村綜合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辜朝明表示,中國需要讓民眾相信房價上漲,經濟活動才能回暖的道理。

中國大陸經濟遭遇成長減緩,房市危機,青年失業居高,以及美國對諸多關鍵科技實施管制等重大壓力。不僅幾十年來的強勁成長期告一段落,甚至經濟陷入停滯的說法也甚囂塵上。由於人口快速老化,西方策略專家亞達尼(Ed Yardeni)去年甚至嘲諷,中國可能成為「全世界最大的護理之家」。

儘管外商去年對中國直接投資金額衰退,卻仍看好中國市場。 全球管理諮詢公司科爾尼8日公布2024年外商直接投資信心指數(FDICI)報告指出,未來三年,中國是吸引力投資地的排名提高,從去年第七位躍升至第三位,並在新興市場的排名繼續領跑。

英國 金融時報(FT)報導, 北京 當局正加強科技國產化,已實施更嚴格的政府採購準則,將逐漸在政府的個人電腦(PC)與伺服器汰除來自 英特爾 ( Intel )和 超微 ( AMD )的微處理器晶片,尋求減少採購微軟的Windows作業系統與外國製的資料庫軟體,偏好國內選項,同時也在國營企業內部推動在地化。

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24日在2024「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年會開幕式上發表主旨演講表示,當前大陸物價漲幅較低,中央政府的負債率不高,宏觀政策發力空間比較大,下一步將擴大國內需求,更突出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出席的大陸國家發改委主委鄭柵潔也說,正加快落實發布2024年版的外商投資准入負面清單,並強調要加速全面取消製造業領域外資准入的限制措施,強調「各類企業在中國都將有廣闊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