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

《經濟日報》外電報導,美國疫苗覆蓋率提升,迎來經濟強力復甦,但缺工狀況未解,導致工資不斷上漲,這使得小企業承受龐大工資壓力,成為美國經濟復甦的主要隱憂之一,對聯準會(Fed)貨幣政策和投資人都將產生重大影響。

《經濟日報》社論指出,落實ESG 強化企業競爭力,在ESG概念於全球蔚為風潮,若企業懂得讓ESG議題與財務業績的連結關係加深,又善用每季財報與法說會等管道闡釋ESG議題對企業獲利所作出的貢獻,則隨著時間的推移,企業管理團隊會與其他企業出現差異化,形成獨特的競爭優勢。

針對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近日要求,今後赴美上市的中資企業必須揭露更多風險資訊一事,中方釋出善意,中國證監會1日表示,中美兩國監管部門應針對中概股監管問題加強溝通,找到妥善解決的辦法,為市場營造良好的政策預期和制度環境。

日本防衛省大臣岸信夫警告,中國大陸正加強軍事圍堵台灣,他呼籲國際社會多加關注台灣的「存續」。

日本陸上自衛隊傘兵部隊首度從日本直接飛往關島,與美國陸軍第82空降師舉行聯合空降訓練,希望由長距離移動空降訓練,提升島嶼防衛能力。外界猜測是針對中國。

東吳大學暨中信金融管理學院講座教授、台灣金融研訓院榮譽顧問許嘉棟於《工商時報》撰文分析,ESG(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公司治理)近年已成顯學,但其推廣如何方能與市場競爭共存,恐怕還存在相當大的挑戰。

中央銀行29日公布第二季理監事聯席會議議事錄,針對通膨及疫情影響,全體理事均贊同政策利率維持不變,以因應國內疫情對經濟成長的不確定性。市場解讀,央行可望維持寬鬆政策至今年底,利率至少連七凍,即重貼現率續停在歷史最低點的1.125%。

美國聯準會(Fed)7月維持基準利率區間於0%至0.25%之間不變,也將繼續執行每月1,200億美元的量化寬鬆(QE)措施,並認為經濟已朝「長足進一步進展」的方向前進,暗示已更接近縮減QE。主席鮑爾也證實,本月已開始討論縮減QE的時機、速度及組成,但還沒做成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