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

美中兩國科技角力不斷,美國於2022年10月針對中國祭出一系列晶片出口管制措施,中方為此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出貿易爭端。根據彭博報導,台灣繼俄羅斯之後,第二個要求加入相關討論的國家,希望在這場討論中,發出台灣的聲音。

這週發生了什麼重要大事呢?基金會幫你快速回顧,從公共政策與環境切入,讓你快速了解本週你我應該關心的事件。這週發生了什麼重要大事呢?基金會幫你快速回顧,從公共政策與環境切入,讓你快速了解本週你我應該關心的事件。

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稅務部資深會計師洪于婷今(15)指出, 歐盟 議會和歐盟理事會於12月13日針對「碳邊境調整機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 CBAM)達成共識,相較於之前公布草案內容,本次協議內容包含:將適用範圍擴大到氫、特定前驅物(precursors)、部份間接排放和下游產品,且將碳邊境調整機制延至2023年10月1日起實施,新法也將遵循世界貿易組織(WTO)所制定之規範。

美國國會眾議院共和黨領袖麥卡錫( Rep. Kevin McCarthy, R-CA ) 12 月 8 日表示,宣布將成立一個中國特設委員會,聚焦應對中國所構成的一系列挑戰。並由蓋拉格 (Mike Gallagher) 為負責人,將專注於與中國的經濟和安全競爭。

根據路透社的報導,美中晶片戰越發白熱化,美國正準備聯合荷蘭與日本,對中國推出新一波半導體設備出口管制之際,中國政府則預計提出 1 兆人民幣補助各半導體企業。外界擔心,中國此舉將掀起成熟製程產品的價格戰,未來發展將更瞬息萬變。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 7 日抵達沙烏地阿拉伯,展開 4 天訪問行程,路透報導指出,中共代表團此行將與阿拉伯國家簽署數十項協議,包括能源、安全和投資領域,價值近 9000 億元新台幣。目前在俄烏戰爭與通膨影響下,美沙兩國因能源供應問題產生齟齬之際,習近平此訪外界預估三方間的關係,將有新的變數。

台積電美國亞利桑那州新廠6日舉行首部機台進廠典禮,美國總統拜登親自出席,同時慶賀台積電將把在美新廠投資計畫擴大至400億美元,該投資案目前是美國史上最大的外國投資案之一。台積電未來將如何影響世界局勢,台灣政府當前尚未有具體回應,外界也各有解讀。

隨著中國加強施壓台灣,消息人士披露,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NATO ) 9 月在主要政治決策機構北大西洋理事會( North Atlantic Council )召集下,首度為了台灣舉行專門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