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出訪沙國 美中關係如何變化?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7日抵達沙烏地阿拉伯,展開4天訪問行程,路透報導指出,中共代表團此行將與阿拉伯國家簽署數十項協議,包括能源、安全和投資領域,價值近9000億元新台幣。目前在俄烏戰爭與通膨影響下,美沙兩國因能源供應問題產生齟齬之際,習近平此訪外界預估三方間的關係,將有新的變數。

中阿峰會展開 討論能源與未來貿易合作

中國外交部7日宣布,應沙烏地阿拉伯國王沙爾曼(Salman bin Abdulaziz Al Saud)邀請,習近平於127日至10日赴沙國首都利雅德出席首屆「中國-阿拉伯國家峰會」、「中國-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峰會」,並對沙國進行國事訪問。習近平上次訪問沙國是20162月。

根據沙烏地新聞社(Saudi Press Agency6日報導,習近平此行將與沙爾曼等人舉行雙邊領袖峰會,另還將與多位阿拉伯國家領導人一同出席首屆中阿峰會,討論加強各領域合作關係的途徑,並討論經濟和發展合作前景。

路透社指出,海灣阿拉伯國家越來越「向東看」,以推動後石油時代的經濟轉型,因此預計貿易和投資關係將是習近平此行的重要議題;據報,中國與沙國將簽署價值超過1100億沙烏地里亞爾(約合新台幣8952億元)的初步協議。

突破美方限制 尋求更多盟友

習近平抵達沙國後,發表書面講話表示,中沙建交32年來,雙方戰略互信不斷鞏固,各領域務實合作成果豐碩,特別是2016年兩國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以來,他同薩勒曼國王一道,引領中沙關係取得長足發展,不僅造福兩國人民,也有力促進了地區和平穩定和繁榮發展。

他說,訪問期間,他將同薩勒曼國王和穆罕默德王儲就雙邊關係及共同關心的國際和地區問題深入交換意見,共同規劃中沙關係發展方向。他期待出席首屆中國-阿拉伯國家峰會和中國-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峰會,同阿拉伯國家和海合會國家領導人一道,推動中阿、中海關係邁上新台階。

BBC中文網引述經濟學人智庫(EIU)的分析稱,習近平最近密集進行外交接觸,目的是為自己創造一個更良性的國際環境,中國採取的「分而治之」策略,挫敗西方大國和盟友間的更多合作。中國可能突破現有能源交易的範疇,在更廣泛的經貿領域達成合作,如果在人民幣國際化、安全合作上有所突破,將為中國、美國、中東各國三方關係注入新變數。

 

相關新聞

中國商務部今日宣布,即日起將對稀土相關技術、物項實施出口管制。商務部發言人表示,目的是為更好的維護國家安全及利益,履行防擴散等國際義務。
今年諾貝爾獎為我們打開了兩扇通往科學未來的窗,化學獎頒給了三位創造「金屬有機框架」(MOF)架構的科學家,他們為分子世界建造了新的房間;...
繼先前NVIDIA與OpenAI的深度技術綁定,隨後AMD以股權換取OpenAI數百億美元大單,共同開啟全球AI與半導體市場的全新戰略時代...
中共第20屆四中全會將於10月20~23日舉行,審議自2026年起往後五年大陸主要經濟社會發展方向的「十五五」規劃。 瑞銀8日發表報告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