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署重申核能非綠能 減碳需靠能源轉型提高效率

                    民眾投書媒體指COP26後有些國家為達到淨零排放目標,開始要蓋新核電廠。

環保署今天表示, COP26決議做成「格拉斯哥氣候協議」,要強化氣候變遷調適及溫室氣體削減行動,沒有提到核能。環保署強調,核能非綠能,也不符合國際上相關永續指標或永續分類標準,減碳必須要靠加速能源轉型、提高能源效率。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執行秘書Patricia Espinosa在11月24日演講提到,第26次締約國會議具有4項關鍵成就,全球在因應氣候變遷工作上取得重大進展,要加速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在世界許多地方再生能源已是最便宜的發電選項,部署需要加快,政府也必須帶頭規畫和促進清潔能源基礎設施投資。

環保署表示,從歷次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締約國會議的官方文件來看,並無將核能視為綠色能源的決議。且早在2001年氣候公約第7次締約國會議所通過的馬拉克什協議中,針對部分工業化國家在執行清潔發展機制與共同執行方法及程序規範上,決議應避免使用由核能設施所產生減量績效,以履行其減量承諾。

另外,歐盟通過「永續分類標準」,列舉符合永續標準的經濟活動,其中排除核能發電作為永續減碳績效的工具,因為核能發電有難以處理的放射性廢棄物與危害生物多樣性等問題,對環境將造成重大危害。

環保署說,國際能源總署今年5月發表「全球能源部門2050年淨零排放路徑」特別報告,提出淨零情境關鍵策略選項,包括再生能源、能源效率提升、氫能、行為改變、電氣化、生質能及CCUS,並不包含核電。全球已有超過300家國際大廠加入RE100聯盟,訴求100%使用綠電,綠電已成為產業重要的生產要素,RE100要求使用的綠電也不包含核能。

相關新聞

政院表態推動 須先有專法及公開透明機制 殷乃平:可由四大基金等組成 行政院長卓榮泰日前表態,以台灣經濟實力、科技產業發展,...
台幣暴升,4月壽險將陷虧損,據透露,六大壽險高層已「口頭」向金管會主委彭金隆提暫行措施,有兩大方向,一、尋找外匯準備金第二桶金的財源,二、...
新台幣近期失速爆升引發恐慌,市場對關稅戰升級為貨幣戰的憂慮成為現在進行式,新台幣短短兩日升值達1.872元,不僅衝擊出口商獲利,...
新台幣2日暴衝逾3%,各界擔心5日是否會看到2字頭,學者示警低毛利的企業經營風險大增,可能會有無薪假、裁員的情況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