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乃平:主權基金若無配套恐落私囊
行政院長卓榮泰日前表態,以台灣經濟實力、科技產業發展,具備成立國家主權基金條件,但要先有專法及專業公開透明的管理機制;不願具名學者表示,主權基金是政府運用大眾資源成立,用於長期投資的金融工具,若相關管理配套不周全,貿然成立管理幾百億美元、甚至千億美元的國家資產,最後大筆鈔票恐落入私人口袋之中。
政院表態推動 須先有專法及公開透明機制 殷乃平:可由四大基金等組成
政大金融系教授殷乃平認為,政府國安基金、退休四大基金也能合組主權基金,不僅規模龐大,也能多元運用,除了一部分比例用於國內股市護盤外,也能用於海外長期穩健投資。
川普對等關稅政策威脅衝擊全球經濟,憂心恐衍生貨幣戰,建議台灣應盡快成立主權基金的聲浪高漲。立法院財政委員會將在8日邀請行政院主計總處主計長陳淑姿、財政部部長莊翠雲、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國家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劉鏡清、勞動部部長洪申翰、銓敘部部長施能傑等就「我國如果要設立國家主權基金,中央銀行與政府相關基金(如四大基金等)所扮演的角色為何?」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質詢。
殷乃平表示,亞洲知名、績效好且具公信力的主權基金就屬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它的資金來源主要是新加坡外匯存底,之所以成功的條件是「獨立於國會之外」,不受政治干預,由於外匯存底是美元,因此,以投資海外為主;若我國要效仿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殷乃平認為,依照台灣當前政治環境,主權基金要避免政治干預是困難的,因此,如卓揆所言,要先有專法、公開透明管理機制外,若要保持獨立、不受政治干預,最好的方式是由央行專屬,由央行獨立運作與管理。
昨日央行公布,我國4月外匯存底高達5828.32億美元,再創新高;殷乃平分析,我國持有高額外匯存底是有特殊環境與原因,我國因退出聯合國,不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會員名單之列,一旦面臨金融危機、貨幣、匯率混亂時,解決危機不能像其他國家求助IMF,只能外匯存底來應對,外匯存底對台灣而言格外重要。
另有學者認為,台灣外匯存底在全球名列前茅也引發不少麻煩,不僅讓川普注意到這點,稱台灣很有錢、要多繳點保護費,過去也讓部分政治人物覬覦,曾提議成立主權基金;由於外匯存底仰賴企業(科技、電子)強大的出口,海外賺回美金、企業換回新台幣,而美元由央行保管,因此,嚴格來說,外匯存底不能算政府資產,要成立主權基金運用要格外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