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二執照屆滿停機且「不可能延役」 經濟部說明補足電力缺口

核二廠2號機組今(14日)停機,核二廠進入長達25年的除役階段,社會關注核二除役是否影響供電能力。經濟部昨(13日)強調,今年新增機組容量大於除役機組,可補足往後供電缺口。經濟部長王美花也表示,核二廠的燃料棒無法取出,事實面就是不可能延役。

新增機組大於除役量 停機後供電無虞

經濟部昨日說明2號機組除役後電力規劃,經濟部長王美花指出,核二2號機依法停機之後,將有裝置容量1120MW的大潭8號機以及180MW通霄小型機組上線,共約1300MW,遠大於核二2號機的985MW。長程來看,若不計入再生能源,目前規劃新增的大型機組容量都遠大於除役機組,預估2030年將淨增加9100MW大型機組。

此外,王美花指出,台電去年提早展開歲修期程,預計3月、4月會有大林2號機以及林口1號機等機組回歸加入供電,4月將有3860MW容量的歲修機組上線發電。

經濟部強調,新增大型機組的容量超過除役量。圖片來源:經濟部提簡報

王美花:核後端成本更高 不可能延役

面對民間擁核團體藉此再度呼籲延役核電,王美花語重表示,核電確實有核安、核廢疑慮,因此新北市核一、二的核燃料都沒有取出,目前核二燃料池滿了、拿不出來,且法規沒有修改,談延役「事實面就是不可能」。

對於核電成本便宜的說法,王美花回應,單看發電燃料確實金額較低,但不能只看購買前端燃料成本,還要看後端成本,已經核定的核後端準備資金達4200多億元,隨著長遠的不確定性還要往上增加,加上目前連乾貯或最終場址都還不確定,無法精準算出核電最終成本多少,但可以確定的是,後端成本不會比前端少。

核二廠乾貯設施「卡關」許久,經濟部表示會加強與新北市府合作,盡速興建完成。至於將邁入退役的核三廠,台電也強調相關計畫已送出,目前乾貯計畫未收到反對意見。

配合再生能源加強調度 台電估備轉容量維持穩定

核二停機後,台電預估白天尖峰備載容量率仍可維持10%以上,6月底前夜尖峰7~8%沒問題。預估7月白天11~12%夜尖峰同樣是7%。目前太陽光電最大發電量已接近7000MW,預估夏天會再增加1000MW以上;而風力發電則是夏天較少,約在200MW到300MW。

台電強調,配合再生能源發電,調度能力才是供電韌性關鍵。目前白天太陽光電常有500萬瓩以上的發電出力,舒緩白天的供電壓力,水力發電可以集中在晚上使用。與此同時,需要快速起停的機組配合再生能源特性,目前除了秒級反應的儲能,水力發電可在5~10分鐘內從熱機到滿載,燃氣發電則要30~60分鐘,燃煤3~5小時,核電則是至少需要24小時。

至於近期旱象是否會影響關鍵的水力發電,王美花指出,今年蓄水量跟百年大旱不同,目前德基還有約63%蓄水量。儘管「發電一點問題都沒有」,但仍須節約用水,有用水才放水發電,不要浪費。

以近期發電結構為例,太陽能發電起伏大,須與其它電力調度配合。圖片來源:經濟部簡報

相關新聞

桃園市長張善政分享了他近期閱讀天下文化出版的《黃仁勳傳》,從地緣政治與科技創新兩個面向,表達對美中對抗下台灣處境的深刻感受。他表示,...
內政部部長劉世芳表示,2030年住商部門溫室氣體排放量要較基準年(2005年)降低35%、挑戰非常嚴峻。內政部表示,...
國際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最近刊登一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兩位醫事人員的投稿,文中討論台灣護病比高、過勞、低薪、...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四月二十九日,與中央大學、清華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政治大學共同舉辦的「AI人本時代跨校論壇」,四校同學外,現場還包含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