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議價最新進度 數位部:Google已提具體方案

網路時代影響,傳統媒體被跨國數位廣告公司壟斷,我國新聞業與Google、Meta首輪協商於去年底落幕,外界關注下一步動向。數位部政務次長李懷仁接受專訪時透露, Google已提出具體方案,但涉及商業機密還無法公開,未來會盡快對外說明。

 

新聞議價政府介入 各國發展不同

新聞業與跨國數位平台問題,世界各國在政府紛紛介入下,已使Google、Meta在國外付費給媒體有了先例,不同國家發展出不同模式。數位部政務次長李懷仁指出,目前走得比較前面的是澳洲「媒體議價法」,歐盟則有「著作鄰接權」概念,紐西蘭也宣布盼比照澳洲議價法模式,加拿大和美國則傾向訂定議定框架後,交由雙方談判。

李懷仁表示,歐盟訂出「著作鄰接權」指令後,交由各國回歸國內法落實,因此回到各國就出現不同結果,例如在法國即成功推動數位平台付費;但在捷克,Google卻反應激烈,甚至決定把新聞預覽功能關閉。他認為,這涉及到市場大小,也涉及到雙方和政府的角色。

至於澳洲議價法模式,李懷仁直言,推動澳洲議價法其中一個重要支柱,是媒體的「公會」;也就是說,政府在這個議題中可以扮演協助角色,但有些主張並非政府能夠幫新聞業提出,「因此新聞業需要什麼協助,必須整理出共識。」

Google提出「具體方案」 盼未來協商成功

回到台灣,在各界呼籲政府介入下,新聞業與跨境數位平台議價終於有所進展,數位部去年12月召開首輪協商會議,邀請新聞媒體公會與數位平台Google、Meta分別對談。李懷仁強調,這是第一輪會議,「未來一定還有對話機會。」

「因此數位部優先以對話方式處理,我們強調從不排除立法,但在立法之前,有很多事情可以透過對話達到共識。」李懷仁提到,Google在首輪協商中其實有提出「具體方案」,但因涉及商業機密不便透露,目前雙方已有在溝通,希望在不久的將來,Google可以對外清楚說明。

李懷仁也說,其實目前主要還是會聚焦在新聞媒體與平台間的對話,而不是廣泛的媒體,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新聞身為第四權,具有社會價值意義,所以更需要公部門的協助來達成共榮。

外界認為Meta在首輪協商中相對被動,李懷仁強調,政府支持「新聞有價」,若數位平台使用到新聞內容,那也應該接受有價的概念,數位部將持續與每個數位平台溝通。

 

相關新聞

美國總統川普啟動232條款,並於今(2025)年6月4日宣布對鋼鋁及其衍生品實施50%關稅後,台灣扣件產業受到重創。關稅、匯損,加上中國、...
在野黨修改 憲法訴訟法 ,明定參與評議的 大法官 不得低於十人、宣告違憲不得低於九人,但目前大法官有七名缺額, 賴清德...
中央銀行7日公布9月外匯存底餘額,單月增加55.13億美元,結束連二月下滑,更一舉衝破6,000億美元大關,達6,029.43億美元,...
今年諾貝爾醫學獎由美日3學者共享殊榮,他們發現調節性T細胞與關鍵基因Foxp3,這套「煞車」系統為自體免疫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