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人權

美國多個媒體報導,烏克蘭已同意美方提出的「礦產換美援」協議,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表示,該協議將於周五(28日)在白宮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舉行簽約儀式。被問到烏克蘭可以換得什麼?川普僅表示「繼續戰鬥的權利」;根據金融時報指出,最終條款缺乏明確的安全保證。

創黨逾30年的香港民主黨擬解散,民主黨中委會晚間通過解散的建議,黨主席羅健熙表示,接下來將會交由黨員召開的全體會員大會表決 。今天的中委會也決定成立一個小組處理解散相關安排。 主席羅健熙對民主黨面臨解散感到可惜,但不願透露該黨具體面對什麼壓力致令中委會在短短時間內決定醞釀解散,亦難以估計民主黨的解散對「一國兩制」予人的印象以致本地公民社會的影響。

1月15日上午,韓國聯合偵查組(聯偵組)正式逮捕總統尹錫悅,這是韓國憲政史上首例現職總統遭逮捕。尹錫悅隨後被押解至果川政府大樓的韓國高級公職人員犯罪調查處(公調處),開始接受調查。

立法院會上週五(10日)投票否決《憲法訴訟法》覆議案,預計今(13)日將覆議案咨文送交行政院、總統府。立院民進黨團表態將提釋憲或暫時處分,而行政院後續可能有3條救濟路徑,包含在法案生效前提預防性權力救濟,現在更傳出綠營思考由大法官自提暫時處分,不過藍白呼籲總統賴清德應該趕快補提大法官人選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距川普上任還有一周多時間,但他近來的發言引起全球不安,特別是他威脅丹麥放棄對格陵蘭島的控制權,否則將面臨高額關稅,看起來最為認真;德國和法國對此已作出回應。為何川普為要談這個話題?更重要的是,為什麼是現在?

Meta執行長祖克柏日前宣布旗下的兩大社群平台臉書(FB)和Instagram(IG)將進行重大政策變革,並表達願協助美國候任總統川普,對抗審查過度的外國政府。對此, 歐盟 執委會發言人稱,平台與第3方合作事實查核是有效因應系統性風險的方式之一,歐盟會依法關注後續發展。

2024年進入尾聲,全球經濟與地緣政治局勢不斷升溫,美國與歐洲2024年重大事件餘波,比如俄烏戰爭、川普當選等影響,將在2025全球局勢中持續發酵,世界各國皆需在不穩定的環境中尋求政策平衡,才能應對全球經濟與地緣政治帶來的多重壓力。

2024年,台灣經歷重大社會與政治變局,也面臨內外環境的不確定性與挑戰。這些事件不僅反映出國內政策的深層結構性問題,也突顯台灣在全球政治、經濟脈絡中複雜的角色。回顧過去展望2025未來,促進政黨間合作、推動政策的延續性與可行性,將成為影響國家發展的關鍵課題,健全的公共政策與制度檢討,才有機會凝聚社會共識,在動盪中尋求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