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署長投書美媒 台願與國際合作實現淨零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7次締約方會議(COP27)即將召開,環保署長張子敬投書美國媒體表示,台灣有意願也有能力和國際夥伴並肩合作,共同實現淨零轉型全球氣候行動。

COP27將於6日於埃及召開,為展現對氣候變遷議題的重視,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將親自與會。

會議召開前夕,張子敬投書「外交家」(The Diplomat)指出,全球已開始朝向淨零排放過渡,「巴黎協定」(Paris Agreement)強調國際合作創新,呼籲所有國家廣泛合作以實現全球減碳目標的目標正在逐步成形。台灣願意也有能力與國際貨半和做,共同實現淨零轉型全球氣候行動,確保未來世代擁有永續環境。

文章指出,台灣是全球第21大經濟體,對印太地區經濟繁榮穩定具有重要影響,尤其是台灣半導體產業在國際供應鏈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透過開發新技術與新模式,在生產過程中減少能源使用,透過不斷發展的半導體創新,實現電子產品智慧應用,促進全球能源節約。

張子敬表示,台灣正展開具體性氣候行動,大力推動能源轉型,行政院今年3月公布「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與策略」,規劃推展「能源、產業、生活及社會」等四大轉型策略,並在「科技研發」與「氣候法制」兩大治理基礎上,整合跨部會資源,制定行動計畫逐步落實。

他指出,台灣也啟動「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法工作,將法案修正為「氣候變遷因應法」,明定2050年淨零排放為國家長期減量目標、提升氣候治理效能、增訂氣候變遷調適專章、強化資訊公開及公眾參與,並規劃導入碳定價機制,據以引領低碳綠色成長,逐步完備氣候法制治理基礎。

文章指出,台灣因政治成見被排除在國際組織之外,無法實質參與全球氣候議題討論,將造成全球氣候治理上的空缺。若不能順利連結「巴黎協定」參與國際合作機制,不但將影響台灣產業綠化製程,更會衝擊國際產業供應鏈的穩定,弱化國際合作成效並對世界經濟造成傷害。

他最後表示,台灣願意秉持務實、專業精神,為全球對抗氣候變遷做出具體貢獻。台灣應獲得相同機會被納入全球因應氣候變遷的國際合作機制。他呼籲國際社會支持台灣,讓台灣得以即時、公平、有意義的參與。

相關新聞

桃園市長張善政分享了他近期閱讀天下文化出版的《黃仁勳傳》,從地緣政治與科技創新兩個面向,表達對美中對抗下台灣處境的深刻感受。他表示,...
內政部部長劉世芳表示,2030年住商部門溫室氣體排放量要較基準年(2005年)降低35%、挑戰非常嚴峻。內政部表示,...
國際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最近刊登一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兩位醫事人員的投稿,文中討論台灣護病比高、過勞、低薪、...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四月二十九日,與中央大學、清華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政治大學共同舉辦的「AI人本時代跨校論壇」,四校同學外,現場還包含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