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榮津:我國綠能規模將超越日韓

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昨(22)日出席「2022綠色行動力論壇」時致詞提到,我國今年底在西部海域的離岸風電機組將可達到200座,再生能源規模也將超越日本及南韓。

沈榮津表示,發展再生能源是達成淨零轉型主要措施,政府目前主要就是加速能源轉型跟淨零轉型,對此,行政院已經提出氣候變遷因應法案,將2050年淨零排放入法,今年3月30日也已公布可行的2050淨零排放政策藍圖,用來實現永續台灣的願景。

沈榮津提到,在這當中再生能源在這之中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再生能源政策目標十分明確,政府已經訂出2025年太陽光電要達到21GW(10億瓦)、離岸風電5.6GW來做為推動主軸,同時也發展地熱、沼氣等再生能源,希望用再生能源來當火車頭使綠能最大化帶動電力結構轉型。

對於政府發展綠能至今,沈榮津也說,我國綠能已有大幅提升,截至8月底,再生能源的總設置能量達12.69GW,跟2016年的4.73GW相比成長了1.7倍,其中太陽光電裝置容量累積達到8.8GW,與2016年相比更是成長6.1倍。

至於離岸風電,目前則是已完工143座風機,沈榮津說,若大家有經過西濱公路時,應該都會看到離岸風電的風機在轉動,那些風機雖然看起來轉速不快,但其實這些風機的發電效能是非常高的,政府也希望在今年底台灣西部海域至少完成200座風機,讓台灣在再生能源方面可以超越日本跟南韓。

另外,沈榮津說,政府當初在做能源轉型時,不被社會大眾看好,但從目前的趨勢潮流來看,幸好當初政府堅持綠電政策,才讓台積電有綠電可以買,否則沒符合ESG就也沒有訂單了。

再來就是綠電的交易,沈榮津說,政府正在積極修改法令,開放再生能源發電業跟售電業,可以銷售綠電給企業或用戶,也能透過綠電憑證交易平台,媒合銷售電力跟憑證,並支持綠色金融的推動,金管會也因應國際趨勢推動綠色金融2.0行動方案跟政策,並啟動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路徑圖,促進強化企業本身永續治理,加強溫室氣體跟永續資訊揭露,最重要是引導資金投入綠色轉型,持續推動綠能市場。

相關新聞

 環境部長彭啟明24日首度提出美國《關稅》政策對淨零推動有三大衝擊影響,企業受關稅影響對減碳投資觀望。他說,卓揆已指示要對企業「堅定又溫暖...
行政院會拍板「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草案,主軸為支持產業、安定就業、照顧民生、強化韌性。行政院長卓榮泰說,...
因應美國對等關稅衝擊,行政院長卓榮泰核定880億元產業支持方案,不僅調整工業部門貿易融資利息減碼措施,擴大受惠企業家數、...
面對國家動盪變局,國民黨、民眾黨22日舉行在野領袖峰會,兩黨黨主席合體商談國事。國民黨主席 朱立倫 也帶來國民黨15個縣市首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