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英特爾執行長季辛格露臉:能源是台最大挑戰

 前英特爾執行長季辛格目前擔任深科技創投Playground Global的合夥人,本周帶著7家新創一起來台參加活動,針對台灣的挑戰與機會,直言如果要在創新領域成為重要角色,台灣不能只靠硬體實力,軟體、架構都需強化。目前最大的挑戰仍然是能源,如果能源供應韌性不足,產業前景會面臨不確定性。

 季辛格在卸任英特爾執行長一職後,首次在台公開露面,直言這是在職涯中第50次訪台,強調台灣在全球科技供應鏈的地位不可替代,主要是協作速度非常快,有著早餐時有想法,午餐的時候就有了原型,到了晚餐就可以開始量產,與去年在台北國際電腦展演講時所提「IT就是台灣以及英特爾」。

 而此次季辛格以Playground Global的合夥人身分現身,並帶著投資的7家新創公司,領域包括電源架構、光學互連、垂直GaN電晶體、記憶體內運算、高效能運算架構與EUV光源等。

 由於過去季辛格多次強調台灣是不穩定的地方,並強調台積電面臨嚴峻的地緣政治風險,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就曾表示,季辛格對台積電也很不客氣。

 季辛格在最後指出,台灣雖然是全世界最好的硬體實現基地,但如果想要持續在創新領域擔任有影響力的角色,還是需要補強軟體、系統架構的能力,目前最大的挑戰仍然是能源,如果能源供應的韌性不足,整個半導體產業前景都會面臨不確定性。

季辛格轉戰創投,率「獨角獸」來台找隊友

回顧身分轉換的歷程,季辛格語氣輕鬆地說:「離開英特爾之後,我太太馬上對我說:『你的職涯還沒結束』(you're not done yet),我想這句話的意思是,『我不想要你老待在家。』所以在她的支持下,我很快開始接觸各種機會,包括企業、政府部門、大學教職,甚至私募基金我都考慮過⋯⋯,而在Playground找到的,恰好是我一直夢寐以求的。」

這家總資產管理規模逾12億美元的創投公司,多選擇在A輪等早期階段進行投資,但至今已扶植出多家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獨角獸」,例如,能以3D列印技術製造火箭的航太新創Relativity Space、與世芯和創意電子都有合作關係的矽光子晶片新創公司Ayar Labs等。

而一些仍在相對早期階段的新創,潛力也不容小覷。例如能在先進封裝領域、開發改善供電架構晶片的PowerLattice;能透過光通訊系統改善AI伺服器功耗的PicoJool;以及革新光源技術、可望大幅降低EUV(極紫外光微影)設備成本的xLight,無一不是野心勃勃地想為半導體製造領域帶來革命性進展。

採訪當下,他為了解釋xLight開發的新一代光源技術,隨手拿起手邊的筆記本當道具,「想像這是ASML(艾司摩爾)的機器,上面有一塊小東西就是光源⋯⋯,xLight使用的是新型的X射線光源,將使極紫外光刻技術更加先進,不但能持續提高功率與產能,還能降低成本。屆時我會說,這相當於重新喚醒摩爾定律;讓摩爾定律維持下去,幾乎就是我整個職涯所努力的一切。」

也因為投資組合中的公司,都極度強調先進技術,季辛格認為自己從「工程師執行長」到「創投家」之間的身分轉換,固然需要些許調適,但沒有太多障礙。「這對我來說是一個調整,但同時,我也有機會讓10家公司或10位CEO變得偉大。我的責任,就是真正運用我45年的從業經驗,放大他們的影響力,讓他們成為改變產業的偉大公司和偉大領導者。」季辛格自信地說:「我認為他們會成功,而這將是我職涯中非常充實的時期。」

看好台灣獨特優勢!早餐有想法  晚上討論量產

想放大投資企業影響力的第一步,就是將這些雄心勃勃的技術創意,打造成實際產品,而這正是季辛格11月18日率領旗下新創團隊造訪台灣的最重要目的。因為早在40年前,他就曾親眼見證英特爾如何攜手台灣企業,打造出成熟的個人電腦供應鏈;某種程度來說,台灣是英特爾得以成就處理器晶片霸業的重要助力。

談到台灣的獨特優勢,季辛格講了個笑話:「我常說,在台灣你可以早餐有個想法,午餐就做出原型,晚上就可以討論量產了。放眼全世界,只有台灣有這個速度。」

著眼於台灣的製造優勢,Playground宣布,PowerLattice等7家新創公司,將會在早期研發階段就與台灣企業展開合作,「確保開發時間不會發生延誤,並且他們的產品將會在台灣生產。」季辛格說。

事實上,Playground早在成立之初,就獲得鴻海入股,並作為在台灣堅實的合作夥伴,雙方也在Playground投資組合中的機器人新創Robust.AI上合作,由鴻海負責生產;今年五月,Robust.AI協作型機器人生產規模進一步擴大,並已被導入全球物流巨頭DHL的美國倉儲中心。

從矽光子到EUV光源,季辛格助攻新創「深科技」 ——Playground重點新創盤點

建立供應鏈基本韌性!海外、美國各半是合理水準

儘管在訪談中不斷盛讚台灣供應鏈、並將台灣定義為美國半導體產業復興的要角,但許多人都還記得,季辛格擔任英特爾執行長的那3年多,可是念茲在茲要擴充英特爾的美國本土產能;川普第二任政府,更是高舉「美國製造」大旗,要求提升美國生產的高階晶片比率。兩相對照,不免讓人感到有點矛盾。

基於供應鏈韌性的大方向,他不認為增加美國製造的高階晶片比率,和台美半導體產業間的夥伴關係,存在任何衝突,「台灣與美國攜手,提升產能並增強供應鏈韌性,在AI發展的趨勢下非常重要;就像台積電之於台灣,英特爾也是美國之光,英特爾需要在美國有更多的工廠、發展更先進的製程。」季辛格的語氣中,同時存在對台積電的敬重,以及對英特爾難以割捨的情感。

被問及回頭看來,當年在英特爾執行長位置上的決策,是否有些可以修正之處?季辛格用帶著詩意的口吻回應:「我想每個人回顧過去,總會有覺得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你知道,從後視鏡看是很棒的角度;但現實上,還是得從擋風玻璃向前望去。」

商業決定,還要能說好的故事來籌集資金,達成里程碑、贏得客戶。」季辛格的答案是,幫PlayGround投資的每家執行長,變成更好的企業家。

(摘自今週刊報導)

相關新聞

這週發生了什麼重要大事呢?基金會幫你快速回顧,從公共政策與環境切入,讓你快速了解本週你我應該關心的事件。
國民黨主席鄭麗文、民眾黨主席黃國昌19日下午舉行「以行動顧台灣—主席高峰會談」,定調 藍白合 作。鄭麗文宣示,藍加白無疑是台灣主流最新民意...
 政院邀集討論《財劃法》,原以為能敲定最終版本,沒想到朝野風暴再起!主計總處18日召開中央與地方事權劃分研商會議,...
聯合國第30屆氣候峰會(COP30)正在巴西舉行,德國看守協會(Germanwatch)等組織昨(18)日發布全球「氣候變遷績效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