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地工廠納管成績公布 1600家違規違章優先查處

   農地違章工廠納管申請共有4.04萬件納管申請案。中辦表示,未登記工廠中,已列出有違規紀錄的1667家。

農地違章工廠納管申請在3月19日已經截止,經濟部中部辦公室今(31)日召開記者會公布成果,據統計,共有4.04萬件納管申請案。中辦表示,未登記工廠中,已列出有違規紀錄的1667家,請各地方政府優先查處。

依據「工廠管理輔導法」,2016年5月20日前的低污染未登記工廠,在今年3月19日前可以申請納管,之後依照程序在通過審查後,有機會申辦特定工廠登記「合法化」。由於適逢週末,申請截止日順延至21日,截止日前申請量爆量,最後一日湧入4000多件。中辦主任郭坤明指出,目前已有47家完成一般工廠登記、7392家已申辦特登,另有3.3萬家已遞交納管申請。

郭坤明表示,這些申請納管的工廠中,有部分不在原本的清冊上;他說,中辦的未登記工廠清冊,是透過內政部、農委會的圖資比對列出,有些申請案實際上也可能不在「工輔法」納管範圍,因此「應申請而未申請」的數字會失真。但若光看清冊與申請量數字,至少有2000家工廠未提出申請,準確的未申請數量要在4月底重新盤點後才會出爐。

應申請而未申請納管者,中辦指出,4月起將會請地方政府發函,進入違反「工輔法」處分程序查處,若確實屬於「工輔法」列管範圍,將勒令停工或斷水斷電,若非「工輔法」列管範圍,則將由內政部以「土地法」、「建管法」處分。

同時,中辦經比對環保署、勞動部、消防署資料,列出過去3年有違規紀錄或遭檢舉的「優先查處」疑似未登記工廠共1667家,將優先處理。

外界擔心申請納管的農地工廠中,可能會有污染大戶、工安不良記錄等劣質工廠「混入」、進而合法化,郭坤明強調,遞交申請後,地方政府在確認資格後,還會進行計畫審查,邀集環保、消防等機關組成聯合小組審查,且申請者須在一年內繳交環保、消防、水利、水保等改善計畫,不是一定會過關。以取得特登卻仍發生重大污染、工安事故,依法也有退場機制,得廢止特登等。

相關新聞

在美台關稅談判之際,近日新台幣兌美元出現「暴力」升值,連2天升幅都超過1元,甚至見到「29字頭」引發市場質疑受到美國施壓,...
行政院長卓榮泰日前表態,以台灣經濟實力、科技產業發展,具備成立國家主權基金條件,但要先有專法及專業公開透明的管理機制;不願具名學者表示,...
台幣暴升,4月壽險將陷虧損,據透露,六大壽險高層已「口頭」向金管會主委彭金隆提暫行措施,有兩大方向,一、尋找外匯準備金第二桶金的財源,二、...
新台幣近期失速爆升引發恐慌,市場對關稅戰升級為貨幣戰的憂慮成為現在進行式,新台幣短短兩日升值達1.872元,不僅衝擊出口商獲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