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文教基金會舉辦「面對公與義:全球化下的發展與分配」研討會

全球化下,對人才的競爭更為明顯,現任中央研究院院士曾志朗表示,讓我們的孩子有能力與世界上其他人競爭,教育投資是絕對必要的;教育藍圖的規劃必須長遠,不能中斷、停止。

他說,台灣近年也出現「M型社會」現象,貧富差距加大,中產階級萎縮,學生發展也呈現兩極化;要改變貧富差距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做到教育資源分配的公與義。

中國醫藥大學校長黃榮村表示,教育分配不公平的現象在政府努力下雖有趨緩,在「量」上面沒有問題,但在「質」上還有改進的空間;例如台大學生超過百分之五十來自台北縣市、考進大學名校的學生百分之五十來自排名前十名的高中、以及原住民學生的大學就學率大約只有漢人的三分之一等。

黃榮村認為,十二年國教有助於解決公平正義問題,但是這必須花大錢,每年國家須花費新台幣一、二百億元以上的經費;而且教育事務的推動需納入全球化的框架下考量,具備國際視野才能培育出適應全球化的人才來。

台灣師範大學名譽教授郭為藩表示,任何教育體制的變革,必然會影響到原有教育資源的分配,連帶牽涉到公與義的問題。台灣目前並未具備實施十二年國教的條件,時機並未成熟,他不贊成現階段時實施。

他認為,教育資源目前捉襟見肘,與其向上延伸三年不如向下延伸一年,對許多雙薪家庭幫助更大。他提出先在中學階段進行配套措施,在法律上明訂學生離校年齡,比方說十六歲以前不得離開學校等,更能給予弱勢學生實際幫助。

今天與談相關議題的學者,還有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張苙雲教授等人。

相關新聞

穩定幣在金融市場引起話題,財政部預計10日舉行公股金控與銀行董總例會,據了解,這次會議將聚焦「穩定幣」議題,並請科技專家來簡報;...
國關稅效應持續擴大,勞動部1日公布最新減班休息統計,本期通報企業達245家、4,863人,較上期增加54家、929人;...
新版財劃法上路,明年各地方政府統籌分配款「爆增」。財政部2026年統籌分配款明細29日出爐,合計數自今年4,676億元增加89%至8,...
美國總統川普於美國時間 2025年7月18日簽署《穩定幣法案》(The Guiding and Establishing Natio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