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文教基金會舉辦「面對公與義:全球化下的發展與分配」研討會

全球化下,對人才的競爭更為明顯,現任中央研究院院士曾志朗表示,讓我們的孩子有能力與世界上其他人競爭,教育投資是絕對必要的;教育藍圖的規劃必須長遠,不能中斷、停止。

他說,台灣近年也出現「M型社會」現象,貧富差距加大,中產階級萎縮,學生發展也呈現兩極化;要改變貧富差距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做到教育資源分配的公與義。

中國醫藥大學校長黃榮村表示,教育分配不公平的現象在政府努力下雖有趨緩,在「量」上面沒有問題,但在「質」上還有改進的空間;例如台大學生超過百分之五十來自台北縣市、考進大學名校的學生百分之五十來自排名前十名的高中、以及原住民學生的大學就學率大約只有漢人的三分之一等。

黃榮村認為,十二年國教有助於解決公平正義問題,但是這必須花大錢,每年國家須花費新台幣一、二百億元以上的經費;而且教育事務的推動需納入全球化的框架下考量,具備國際視野才能培育出適應全球化的人才來。

台灣師範大學名譽教授郭為藩表示,任何教育體制的變革,必然會影響到原有教育資源的分配,連帶牽涉到公與義的問題。台灣目前並未具備實施十二年國教的條件,時機並未成熟,他不贊成現階段時實施。

他認為,教育資源目前捉襟見肘,與其向上延伸三年不如向下延伸一年,對許多雙薪家庭幫助更大。他提出先在中學階段進行配套措施,在法律上明訂學生離校年齡,比方說十六歲以前不得離開學校等,更能給予弱勢學生實際幫助。

今天與談相關議題的學者,還有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張苙雲教授等人。

相關新聞

川普「20+N%」對等關稅已對台灣傳產、汽車、農產,以及高科技等產業「傷筋動骨」。針對部分傳產,經濟部產發署啟動「新南向國家隊(A-...
 中央銀行第三季利率決策會議,政策利率「連六凍」,但相對於利率,今年新台幣匯率上沖下洗,出口廠商及壽險業飽受壓力,匯率政策更加受到關注。...
台電 發電機 組從南到北接連故障,在燃煤機組 林口 電廠一號機昨天傳出破管停機後,發電量再少八百MW(百萬瓦)、約百分之二的發電量,...
經濟部長龔明鑫16日舉行媒體交流會,提出新治水工程、能源轉型2.0、布局先進科技等政策。能源方面,他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