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余紀忠講座 面對AI、全球暖化威脅 葉永烜帶領眺望五十年後的今天

由余紀忠文教基金會與中央大學共同成立的「余紀忠講座」,今年邁入第十個年頭,特別邀請葉永烜院士擔任主講人,並以「眺望50年後的今天」為題,從歷史、人文、天文等面向,引導師生和社會大眾如何安身立命,面對全球暖化、人工智慧的威脅,如何善盡台灣身為世界公民之社會責任。

葉永烜為國際知名天文學家,研究專長為彗星物理和太陽系及行星起源等。1982年他提出了著名的跨國土星探測計畫卡西尼-惠更斯號,為國際天文研究寫下輝煌的一頁。2009年NASA授予他特殊公共服務榮譽勳章,表彰在探測土星系統計畫的貢獻。他所發表的期刊論文已超過二百篇,而發表在《Nature》和《Science》之篇數為華人科學家之最。

本講座邀請李羅權院士擔任引言人,並指出在未來的趨勢裏,地球文明毀滅的因素可能有二,分別是核子戰爭和全球暖化,值得大眾關注,也為葉院士的演講揭開了序幕。

葉永烜以歷史背景為主軸,描述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自由主義」的黃金時代,乃至冷戰時期美蘇的太空競賽,並以1968年為核心,說明當時世界各地均以基礎科學發展為重,強調中央大學當年在台復校,就是順應著「國際地球物理年」,從地球科學研究開始起家,在永續發展上影響甚大。

在氣候變遷,環境改變的環伺下,他說道未來的世界將有很大的不同;在人口結構上,2030-2040年間可能是現在人類與機器人黃金交叉時,再後便會被超越,相關運用如仿生微型無人飛機與Space X太空旅行計畫將可能實現。除此之外,更點出50年後的AI時代「Life3.0」將會出現巨大變革,並以史蒂芬‧霍金生前預言的「超級人類」為例,說明人類有可能利用科學方式改變DNA,展開一場未知的AI競賽。

葉永烜也以電影「星際迷航」為例,勉勵大家向外去探索未知的世界,尋找宇宙之中外星文明發展的規律與足跡,同時必須要用同情心、使命感與意志力去解決面臨的困難與危機,「不要怕麻煩,我們要把世界變得更好!」

另外,配合本講座的舉辦,圖書館特別安排一場「葉永烜特展」,除了葉院士個人重要的成就外,還有雜誌訪談、教學模型及資料展外;大家可透過影片播放,了解卡西尼任務始末和鹿林天文台,希望燃起學子對天文學及太空科學研究的興趣。另有葉永烜推薦放在圖書館特展的參考書籍,希望透過書本啟發,幫助大家迎接新世代的來臨,眺望50年後的未來。
 

活動流程:

9:40-10:10

報到

10:10-10:30

致詞

余範英董事長(余紀忠文教基金會)

周景揚校長(中央大學)

10:30-11:50

引言人:李羅權院士(中央研究院)

主講人:葉永烜院士(國立中央大學天文研究所與太空科學研究所講座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

對話與談:李羅權院士/葉永烜院士

相關新聞

繼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後,美國政府撤銷台積電對旗下中國主要晶圓廠運送必要設備的授權,此舉將打擊台積電在中國生產晶片的能力。
「FinTechOn 2025 & AFA高峰會」1日登場,以金融科技×全球供應鏈新戰局為主題邀請國內外專家與談,會中發布《...
民眾想買房卻貸不到款,卓揆日前喊話希望銀行放款「水龍頭開大點」,金管會與中央銀行因此各自邀集國銀研議要怎麼開大點。...
近來金管會在力推「高雄資產管理專區」,其亦為建立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的重要一環;半年來金管會邀請所有金融機構參與,並開放38項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