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淨零轉型浪潮 經部:電價並非台灣競爭力基礎

台灣宣示2050年淨零碳排,經濟部次長曾文生今天表示,能源與製造兩大部門將朝「先低碳、後零碳」架構逐步邁進

他強調,淨零轉型是必走之路,當全球面對相同遊戲規則,如何維持乾淨品質穩定綠電是關鍵,電價並非台灣競爭力基礎。

曾文生下午出席「2022永續台灣系列論壇─全球綠趨勢,能源轉型永續未來」活動,並以「淨零轉型,台灣經濟新助力」為題發表演講。

曾文生強調,淨零碳排已是全球共識,當全世界面對一樣的遊戲規則,「台灣的競爭能力不是問題」,他也認同高品質的供應鏈就是台灣競爭力基礎,而非電價。

他說明,經濟部做過相關統計,能源價格占生產成本的百分比最高不到4%,很多電子業只有1%至2%,「如何維持乾淨且品質穩定的綠電是最重要的」。

曾文生表示,根據國發會公布的2050淨零碳排路徑圖,台灣的再生能源要達到6至7成,同時將會下降對進口能源的依賴,由於GDP是消費、投資、政府支出、出口相加後再減掉進口,一旦發展再生能源,台灣的能源項目將從進口轉為投資,對整體GDP的成長會非常大,能源部門會是台灣的重要經濟成長引擎。

既然能源轉型與經濟成長息息相關,具體策略為何?曾文生提出2x2架構,從能源與製造部門著手,採「先低碳、後零碳」方式推進,能源包括推動轉型及打造無碳能源;製造部門則是輔導產業減碳、推動淨零轉型,才能達到2050的目標。

他在演講中也提出關鍵7字訣,即「風、光、熱、海、氫、儲、匯」,風就是風電,預計2050年時將達到40至55GW;光為光電,2050年要達到40至80GW;熱為地熱,按照目前推估,台灣地熱含量豐富,具備11座核四廠的發電潛力;海則是海洋能,包括波浪發電、潮汐發電、洋流發電等。

氫為氫能,若未來氫能的貿易能量將等同於現在的石化燃料貿易量,就必須開始布局,從國際案例來看,澳洲與日本已簽訂氫氣輸送合約,氫能已是重點發展項目。

儲則是儲能系統,曾文生說,目前市場想到的儲能系統多為電池,實際上,水力也可視為儲能系統,因抽蓄水力發電,一天可發出1500萬度,相當於是15GW的電池。

曾文生也分享一個瘋狂想法,認為台灣東部沿岸可做抽蓄水力,找到地點設上池後,太平洋就是下池,再生能源多的時候,可將海水往上抽,少的時候則將水往下放,不過,若要建置設施,必須克服2個挑戰,第一,環境容許,第二,發電設備要能抗腐蝕。

匯就是碳匯,利用CCUS技術捕捉碳或再利用,高碳排產業利用技術可降低碳排成本,進而促使產業鏈重新調整。

曾文生認為,2050淨零的能源組合可以用中醫「君、臣、佐、使」的概念互相搭配,作為主症治療的「君」是建置再生能源;低碳或無碳火力發電則是兼症治療的「臣」;強化療效的「佐」是負碳技術;扮演調和功能的「使」則是儲能設備建置。

相關新聞

針對有民眾的保單被視為資產,遭到法院強制執行,民眾黨立委黃珊珊昨日在立院財委會主張,屬於人身安全的保障型保單,像是健康險或醫療險,...
  台積電不僅配合台電的電力調度,對於吃緊的水情也要超前部署。由於桃竹苗及台中地區水情燈號均亮「提醒綠燈」,台積電竹、中、...
五二○在即,賴政府的財經內閣人事大致底定,未獲得續任的金管會主委 黃天牧 昨天表示,在五二○之前說「如釋重負」還太早,...
桃園 石門水庫 蓄水率跌破3成,就連寶山、寶二水庫都逼近2021年全台旱災後新低點,水情再次拉警報,讓 竹科 陷入缺水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