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颱風進逼!極端氣候將成常態 中研院權威學者示警

台灣上半年飽受罕見的50年來大旱之苦,中颱「烟花」步步進逼,氣象局指出將帶來致災性的雨量,整體侵襲期間累積雨量可能將達8-9百毫米,中研院環境變遷中心特聘研究員、台大大氣科學系教授許晃雄表示極端氣候已經是一個不可避免的趨勢,也指出現在政府要把握最後10年的時間,做好基礎工程建設以因應極端氣候的挑戰。

近日多國都發生水災,歐洲的荷蘭、德國、中國等都頻發大水,台灣也即將面臨中颱「烟花」帶來的致災性雨量,許晃雄指出,未來旱災、水災都極可能輪流發生,原因在於當環境愈熱,空氣中的含水量就會越多,在同樣的氣候系統下,下的雨量會較過去大很多,「這已經是一個常態。」

許晃雄指出,依照目前的氣候變遷、減碳、暖化趨勢等推估,我國大約剩下10年的時間,可以因應未來越來越熱、災害將更放大的極端氣候,他表示台灣現階段防災策略都做得不錯,但接下來更要把防災的公共工程基礎打好,尤其未來不是乾旱就是水災,會是台灣最大的考驗,因此因應瞬間豪大雨的降雨量、蓄洪池等一定都要趕快做好相關因應,且要用更極端氣候的角度來思考所有公共工程的建設、水資源的布局,「這類基礎工程建設無法像疫苗國家隊、口罩國家隊等可以短時間來建立,必須要有長期的擘畫。」

許晃雄也示警,未來極端氣候(乾旱、大水)只會愈來愈頻繁發生,他表示台灣社區應該要盡速建立類似日本防災的思考與準備,例如當發生致災性大雨,可往哪個方向避難,他表示這些面臨災害的訓練平常就要做,以提升民眾警覺,也讓災害造成民眾生命損失的可能性降到最低,「這個光靠教育是不夠的,要政府跟社區結合動起來。」

相關新聞

美國總統川普於美國時間 2025年7月18日簽署《穩定幣法案》(The Guiding and Establishing National...
台積電加速1.4奈米製程佈局,以鞏固市場領導地位,加上輝達新晶片架構訂單,下半年看好。
卓榮泰啟動「AI行動內閣2.0」,調整16閣員涉10部會,新運動部成焦點;在野黨批評政治凌駕專業,財經及組織變革受關注
卓榮泰內閣改組,異動人事名單出爐,調整影響10個機關、16人。行政院今天(27日)透過新聞稿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