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衛報》報導,近日發表的報告指出,雖然去(2021)年全球興建中的燃煤電廠裝置容量有所下降,但煤炭使用量與全世界計劃興建的燃煤電廠數量仍太多,難以將暖化溫度控制在安全範圍內。

台灣疫情擴散迅速,單日確診人數已突破兩萬人,雖發病後重症與死亡比例低,但根據美國衛生單位估計,約有1成的確診者會出現「長新冠」(Long Covid,即新冠後遺症),目前該症狀種類高達200多種,且有研究指出67%的長新冠患者都曾出現認知障礙。可見疫情的造成社會的傷害,除須長期觀察,短期內也難有終結。

《經濟日報》伊爾艾朗專欄指出,多年來,金融市場一直受益於貨幣政策的厚賜,而全球經濟在總需求不足之際也依賴各大央行,尤其是美國聯準會(Fed)的支撐。但現在隨著央行體認到經濟問題不在需求疲軟,而是供給不足,於是影響金融市場的決定性因素也出現轉變。

編者按: 推特(Twitter)25日正式以約440億美元(約新台幣1.29兆元)易主給全球首富馬斯克(Elon Musk)。這位推特重度使用者日前接受訪問時強調,其收購理由是為了擁護言論自由的真諦,但易主消息一出,不僅引起推特內部員工的反彈,亞馬遜前執行長貝佐斯(Jeff Bezos)也提出疑慮;到底這位首富要如何顛覆社群媒體,備受矚目。

馬斯克收購推特 華爾街日報:將改變世界

在推特上擁有近8400萬追隨者的特斯拉(Tesla)...

綜合《日經》報導,全球半導體短缺嚴重的背景下,全球最大半導體生産廠商台積電已發展到了各國政府通過台灣當局請求台積電協助增産的罕見事態。 美國憑藉自己設計的水平分工,推進沒有工廠的經營,誕生了高通及英偉達等實力企業,但台積電擁有了出乎意料的實力,如今美國也感到不安。

國際貨幣基金(IMF)表示,亞洲國家和世上其他國家一樣,正遭到烏克蘭戰爭等反制力道的衝擊,不只物價上揚,成長也跟著受阻。各國政府將必須做出強有力的回應,從補助最受物價上漲而苦的貧窮家庭開始。

綜合媒體報導,習近平堅持清零政策又要兼顧經濟增長,中國政府已陷入清零模式出不來,從微軟到德儀(TI),長久來受惠於中國大陸供應鏈的公司,如今因當地基於「清零」政策大舉封城抗疫而飽受衝擊。另外,還有175億美元外資撤離中國,創下歷史新高;媒體分析,內有政治和商業風險,外有升息,綜合影響將導致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開始嚴重衰退。

推特(Twitter)25日正式以約440億美元(約新台幣1.29兆元)易主給全球首富馬斯克(Elon Musk)。這位推特重度使用者日前接受訪問時強調,其收購理由是為了擁護言論自由的真諦,但易主消息一出,不僅引起推特內部員工的反彈,亞馬遜前執行長貝佐斯(Jeff Bezos)也提出疑慮;到底這位首富要如何顛覆社群媒體,備受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