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先進製程 威脅美國優勢

綜合《日經》報導,全球半導體短缺嚴重的背景下,全球最大半導體生産廠商台積電已發展到了各國政府通過台灣當局請求台積電協助增産的罕見事態。 美國憑藉自己設計的水平分工,推進沒有工廠的經營,誕生了高通及英偉達等實力企業,但台積電擁有了出乎意料的實力,如今美國也感到不安。

尖端半導體台灣一極化風險提升

台積電在台灣啟動世界最尖端的「3奈米」晶片的量産。此外還決定在台灣建設更尖端的「2奈米」新工廠。在承擔全球尖端半導體生産92%的台灣,重要半導體今後更加邁向一極化。2021年以來,過度依賴台灣的地緣政治風險不斷被指出,但世界至今仍無法扭轉。

美國英特爾的首席執行官(CEO)帕特·季辛吉(Pat Gelsinger)4月7日乘私人飛機訪問了台灣。這是將媒體幾乎完全排除在外的「微服」出行,但目的明確。據稱是針對3奈米和2奈米晶片採購展開談判。

季辛吉還曾在2021年12月訪問台灣。相關人士表示,以英特爾最高層親自前往台灣,與台積電領導層直接談判的形式,「懇請供應尖端半導體」。

在短短4個月之間,作為台積電競爭對手的英特爾的CEO兩次訪問台灣,這是稱得上罕見的行動。圍繞邁向一極化的台積電的尖端半導體,採購競爭日趨激烈,在此背景下,如果行動遲緩,將對商品開發造成明顯影響,這種強烈的危機感在全世界加強。

作為英特爾的強有力的競爭對手,美國半導體企業超微半導體公司(AMD)正是借助這種採購能力崛起的。不顧拘泥於半導體自主生産的英特爾,從台積電採購大量尖端半導體,迅速提高了個人電腦性能,奪走了英特爾的半導體份額。

領導AMD的是台灣出身的女企業家蘇姿豐。以台灣人脈作為優勢,與台積電建立了深厚的關係,目前在台積電的主要客戶名單(按營業收入計算)中排在第2位,結果攜手台積電擊潰英特爾。

不僅是AMD。同樣作為英特爾的競爭對手,美國英偉達的情況也如出一轍。經營首腦黃仁勳是AMD的CEO蘇姿豐的親戚,同樣是台灣出身。成功從台積電採購大量半導體,與AMD同樣,從英特爾奪取了市佔率。面對這種狀況,英特爾無法視而不見。

從台積電採購尖端半導體能力的差距,也對生産智慧手機半導體的美國高通帶來了衝擊。台灣企業聯發科技(MediaTek)是高通的競爭對手,該公司以採購台積電半導體的能力優勢為武器,迅速提升了商品實力,2020年終於在智慧手機用半導體市場獲得了超過高通的份額,躍居世界第一。目前,聯發科技的份額約為4成,高通的份額不到3成,企業間的差距拉大。

如上所述,在尖端半導體領域,包括人脈在內,資源都被吸引到台灣,台積電成了其中的主角。

今後,這種趨勢將進一步加劇。原因是台積電今後在台灣陸續建設並啟動最尖端半導體新工廠,而不是在海外。具體來説,台積電將接連在台灣全境建立投資規模為1萬億日元的最尖端半導體新工廠,包括新竹、台南、高雄。

為了加強經濟安全,世界各國紛紛籌備鉅額補助金,在最近一年裏積極吸引台積電到本國建廠。但台積電並未答應,而是決定在面積只有日本九州大小的台灣境內陸續建設最尖端半導體新工廠。

2021年半導體短缺問題顯現出來以後,在海外,台積電僅決定在日本熊本一個地方建設新工廠,而且不是生産尖端産品的工廠。

之所以在台灣建廠,台積電方面也有很重要的原因。對台灣來説,來自大陸方面的壓力很大,在全球擁有巨大影響力的台積電是目前非常珍貴的外交籌碼。台灣當局是對台積電出資6%以上的大股東,無法輕易決定在海外新建台積電的半導體工廠。台灣當局行政管理機構負責人蘇貞昌在4月11日召開的內部會議上強調半導體等高科技産業是讓世界認識台灣的生命線。

美國總統拜登2021年2月曾經考慮把台灣等合作納入合作視野簽署了總統令,表示要重構半導體供應鏈。但供應鏈的混亂目前不僅沒有得到緩解,反而影響越來越大,世界各國的意見並不一致。

即便處於這樣的形勢之中,技術的進化也不會停止,今後全世界對尖端半導體的需求量是現在不可比擬的。但現在採購地基本上仍局限於台灣,供應鏈的扭曲局面今後進一步擴大的可能性很大。世界各國需要對「台灣風險」的增加提高防備意識。

台積電強大引起美國焦慮

在世界的半導體行業,「台灣風險」進一步加強。台灣企業已明顯進入美國壟斷的設計領域。民間調查公司的調查顯示,在專注於半導體設計的全球企業的2021年營業收入排行榜上,在前10家中,台灣企業首次佔到4家。除了屬於強項的生産之外,台灣企業還在上游的半導體設計領域加強了影響力,對台灣半導體的過度依存今後將進一步加強。

半導體被稱為工業米糧,從軍事和太空相關領域到智慧手機、汽車、個人電腦、電飯鍋等家電,用於所有産品,發揮「大腦」的作用。

越是搭載具有高性能大腦的半導體,産品性能越能提高。而要製造高性能的半導體,需要複雜且尖端的設計技術。

設計是半導體製造工序的核心,美國被稱為「半導體大國」,正是因為在設計領域一直壓倒其他國家。在這個領域,美國有高通、博通、英偉達和超微半導體公司(AMD)等優秀企業。

但在最近,這種情況正在發生改變。

台灣調查公司集邦諮詢(TrendForce)3月底發佈了不擁有工廠的專注於半導體設計的全球企業的營業收入排行榜。結果顯示,聯發科躍居第4位,聯咏科技排在的6位,瑞昱半導體排在第8位,奇景光電排在第10位,總計4家台灣企業上榜。

其餘6家為美國企業,但4家台灣企業闖入前10實屬罕見。在從1980年代起由美國主導的半導體無廠行業,這種情況實際上是首次出現。

專注於半導體設計、不擁有工廠的無廠企業原本是從美國誕生的。如果半導體廠商從設計到生産全面涉足,經營資源被分散,工廠建設伴隨的鉅額投資將成為最主要的瓶頸。

在此背景下,美國採取的戰略是將被認為附加值低的「生産」交給日本、韓國和台灣等亞洲國家和地區,而附加值高的「設計」留在美國,這不斷推動無廠企業誕生。1985年高通誕生,1993年英偉達等誕生,隨後取得巨大成功。

但是,如今台灣企業已開始逐步進入美國建起根據地的設計領域。從美國的角度來看,構成威脅。這是因為以前以下游承包商身份負責代工的台灣企業,目前連設計這個「正房」都可能搶走這一逆流現象正在發生。

台灣企業如此進入到設計領域、無廠企業崛起的原因是什麼呢?首先,在代工領域排在世界首位的台積電(TSMC)和居第3位的聯華電子(UMC)這2家當地台灣廠商的影響突出。

對無廠企業來説,能否實際生産設計的半導體,與代工方的充分溝通不可或缺。在這一點上,如果是台灣企業,由於台積電和聯華電子同為台灣企業,在空間上容易進行溝通,具有優勢地位。尤其是由於新冠疫情的影響,跨境移動長期受到限制,這種優勢性進一步加強。

這樣構建的關係性是穩固的。在目前的全球半導體短缺之下,世界不斷向台積電和聯華電子發出供貨請求,但2家企業優先向平時就聯絡密切的台灣無廠企業供貨,結果推動了台灣設計企業的地位提高。

例如,面向智慧手機的晶片容易理解。與台積電建立深厚人脈關係的台灣無廠企業的代表聯發科擊敗屬於競爭對手的高通,目前躍居世界首位。高通在最近1年的半導體短缺之下向台積電求救,但並未建立超過聯發科的關係,持續丟失市佔率。

此次,在無廠企業營收排行榜上躋身前列的台灣4家企業的主要半導體供應商均為台積電和聯華電子。可以説這種獲得在生産方面有優勢的2家當地廠商的強有力支持,最大限度利用了「地利」。

台灣大型智庫資訊工業策進會産業情報研究所(MIC)的所長代理洪春暉針對台灣企業崛起的背景認為,台灣匯聚所有工序的半導體産業,各企業的距離在空間上非常近,對專注於設計的無廠企業來説,這明顯有助於業務效率的提高。

台灣在設計領域的影響力提高,還能從美國企業的身上看到。

在此次的排行榜中躋身第2位的英偉達、居第5位的AMD和居第9位的賽靈思的經營首腦均為台灣出身者。

而且,3家企業半導體的主力供應商均為台積電。由此可見,如今的半導體行業變為以台灣為中心,借助相關的人脈聯絡起來,形成了在行業內的優勢地位。在前10家之中,竟有7家的首腦為台灣出身。這種人脈在今後的行業重組和併購(M&A)中,無疑也將讓台灣佔據優勢。

如今中國大陸對台灣投去熱切的目光。對台灣的進一步的一極集中,將進一步提高發生不測事態的風險,但目前的世界沒有加以阻止的力量。正在迎來選項更為有限的局面。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中村裕 龍元秀明 台北 報導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

相關新聞

中央銀行今年首季理監事會議紀錄摘要出爐,外界解讀貨幣政策基調為「鴿中帶鷹」;除有理事稱「市井小民對物價上漲相當有感」、「...
新北市教育局28日由教育局攜手產官學界,發布全國第1本「AI科技教育白皮書」,打造AI教育願景。教育局長張明文說,新北市從智慧校園、...
周處因為有自覺,因此為百姓除去禍害,也願意自我調整,奮發學習,終能成就,造福大眾。在數位轉型過程中,...
主計總處29日公布「110年家庭財富分配統計」顯示,前20%富有家庭資產淨值(資產減負債)是後20%的66.9倍,比80年的16.8倍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