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科技媒體專欄作家李學文撰文指出,為何馬斯克要發展星鏈、蘋果要自研晶片?為何Google要推出Pixel 6、祖克柏要發展Metaverse、貝佐斯要上太空?我們如果從數位匯流的角度來審視,這些引領著全球網路科技人文發展的巨擘,他們背後的思考其實完全如出一轍。
因疫情痛失照顧者,新冠孤兒恐將面臨更嚴重的貧窮、心理問題!研究指出,疫情已導致全球超過百萬名兒童的主要照顧者死亡,未來可能因為缺乏家庭支持、社會協助與經濟支援而產生更嚴重的焦慮、憂鬱等心理問題,甚至出現其他綜合性的障礙。
科技巨頭建立了平台經濟,用戶與App產品開發者都高度倚賴。但蘋果、Google等巨頭近幾年面對大量反壟斷訴訟,開發商認為科技巨頭一面經營服務平台,一面強制收費權利,逼使開發者不得不付費。
感測器、物聯網、5G連線...消費者樂享各種新技術,2020年疫情帶動的宅經濟更大量推升民眾與企業使用社交媒體、電商平台,並且高喊數位轉型。Google、亞馬遜(Amazon)、臉書(Facebook)與蘋果(Apple)四大平台業者以AI技術收集與操作使用者數據,讓全球用戶和產業成為源源不絕獲利金礦。
《經濟日報》報導,和碩董事長童子賢17日表示,未來十年產業充滿機會及挑戰,電動車是台灣資訊電子產業的大機會,但台灣業者參與深度不足,關鍵零組件掌握度不夠,發展仍有疑慮。
過去幾個月來,愈來愈多經濟觀察家對美國通膨上升憂心忡忡。許多評論文章(包括我所撰寫者)都聚焦於美國聯準會(Fed)在物價上升之際,仍維持寬鬆貨幣政策。
財政部將在未來一年內報請行政院核定受控外國公司(CFC)施行日期,未來個人以免稅天堂投資架構獲利,必須比照國內稅制課稅。勤業眾信(Deloitte)指出,包括轉投資大陸、買賣金融商品等五種情況都會落入課稅範圍。
英國是今年氣候變遷大會主辦國,近年積極減少碳排放、發展綠能及氫能,不僅將在二○二四年廢止燃煤發電,更率先喊出二○五○年溫室氣體「淨零排放」(net zero)願景,堪稱是對抗全球暖化的領頭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