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鍊金術!科技巨頭掌權 產業只有吃虧的份

感測器、物聯網、5G連線...消費者樂享各種新技術,2020年疫情帶動的宅經濟更大量推升民眾與企業使用社交媒體、電商平台,並且高喊數位轉型。Google、亞馬遜(Amazon)、臉書(Facebook)與蘋果(Apple)四大平台業者以AI技術收集與操作使用者數據,讓全球用戶和產業成為源源不絕獲利金礦。

這些跨國巨頭形成的影響,超乎產業以及用戶的想像。去年美國眾議院司法委員會反壟斷小組提出調查報告,指「科技四巨頭」:Google、蘋果、臉書、亞馬遜,全屬於壟斷企業,各自利用自己的市場力量或是守門人角色,鞏固自己的市場地位、迴避競爭。

今年,美國眾議院更提出「終止平台壟斷法」等六項法令,劍指大型科技業者壟斷地位,是美國國會史上針對科技業者祭出的最大行動。

巨頭壟斷對全球產業都產生衝擊,以台灣來說,Google、臉書、蘋果數位巨頭的數位霸權地位穩立,以演算法為基礎,利用社群、媒體平台與各種數位服務攫取用戶的注意力和網路行為,建立起「注意力經濟」。全球數以百萬計的開發商依賴平台開發產品與服務,軟體上架、訂閱收費都受平台規定限制,建立地位的巨頭收廣告費、上架費,還坐享平台抽成佣金(俗稱的蘋果稅、Google稅)。

電信協會指出,數位巨頭爭奪用戶注意力和資料,台灣面臨數位疆土戰爭,以及消費者數位隱私的問題。政府應該進行行政院、科技會報、數位發展部、行政院消保處、經濟部、科技部、NCC跨部會整合及政策,業者在台灣賺錢,理應遵守台灣法令,不管是走道路,還是走網路。

世新大學社會心理系助理教授曹家榮指出,以台灣的內容產業來說,內容本應有價,因為免費轉貼大量傳遞,現在內容生產者想要得到自己的用戶數據,還要付費向平台購買整理好的流量包,「菜農免費提供平台貨源,還要花錢買自己的菜回家」。

文化大學資訊傳播系副教授柯舜智指出,行政院正在籌備數位發展部,在數位世界中重視的是「治理」而非「管理」,對業者好、也要對民眾好。外商科技業者應在台灣落地,負起應有的社會責任,而不是一面做假新聞的傳播平台,卻用贊助台灣的第三方組織,把自己講得很棒。

本土業者直指,巨頭是強者愈強,但資料外流讓相關產業的市場都在流失中。例如影音、廣告、通訊產業、數位應用、雲端應用、遊戲、軟體等主要業者都在境外,雖帶動台灣的創新消費模式,卻因為沒有對應法規,「問題都在台灣,行為跟商機都在境外」。失去資料,沒有保障消費者權益,只在使用後留下一堆消費爭議。

中研院社會所助研究員李宣緯指出,數位疆土跟數位主權問題正在網路開打,政府對數據的流失以及假訊息氾濫、民眾可能產生認知錯誤等等問題,該要科技巨頭負起責任,卻無法可管。

業界人士認為,資料主體性是國家主權需彰顯的議題,台灣數位疆土現在門戶洞開,讓國際巨頭將民眾使用行為當成資產,個資法等各項法規規管卻完全不對等,導致產業傾斜愈發嚴重。對內管很嚴格,對外卻是近乎不管,甚至期望科技巨頭來台,還有各種租稅優惠,讓台灣產業真空化。

圖片來源:經濟日報官網

相關新聞

總統當選人 賴清德 即將在5月20日就職,新 內閣 人事先後陸續已公布5波,賴清德今天親自公布國安首長人事布局,率領準國防部長顧立雄、...
缺電危機引發社會關注,繼和碩董事長童子賢日前呼籲「 核能 不是人類公敵」, 國民黨 立委與學者專家昨天宣布,將推動「核子反應器設施延役條例...
當沖降稅的第二次延長將於年底到期,第三次延長的呼聲已起,甚至有單位鼓吹當沖降稅的「常態化」、永久釋出租稅優惠,從此沒有到期煩惱。...
 兩岸開放觀光出現轉機,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稍早於「馬習二會」上釋出恢復兩岸旅遊交流善意後,大陸國台辦24日指出,陸方將採取積極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