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房價「聞積(台積電設廠)起舞」,15日成為立院財委會中立委質詢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何時再出手加碼打炒房的焦點,對此,楊金龍強調,持續有在滾動檢討,必要時會適時調整選擇性信用管制,此談話內容無異暗示「隨時會再出手」四度調整。
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15日赴立法院財政委員會進行2022年預算繳交國庫官息紅利預算報告,針對多位立委關注美國及國內通膨飆高,會不會「停滯性通膨」,他在第一時間堅決強調:「不會」,因為台灣跟美國不一樣,國內物流暢通,沒有塞港及供應鏈出問題,且「物價溫和上漲是健康的」。
編者按: 公投案上周六舉行首場辦論會,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提出,萊豬不是食安議題,而是臺灣重要國際經貿議題;此一發言引發農委會主委陳保基的不滿,認為萊豬就是食安議題,政府以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貿易規範包裝宣傳,是在欺騙國人。
編者按: COVID-19肆虐全球近兩年,對人類社會造成意想不到的衝擊,但同時也給了生技醫療與公衛體系一個絕佳的機會,能夠加速發展並反思利弊。台灣在疫情期間從一開始的防疫優等生,到今年五月爆發嚴重社區感染,我們又該如何審視自身公衛體系的不足,為可能與疫情共存的世代做準備呢?請看成大教授陳美霞的解構分析。
編者按: 清大海峽研究院新竹辦公室疑違反兩岸條例議題延燒,教育部將徹查各大專校院,學界憂心兩岸學術交流探低點,也憂學術自由與人權將受侵害。教育部長潘文忠兩度重申「學術自由不能牴觸法律」,國立大學校院協會暨私立大學校院協進會今天聯合聲明指出,政治是一時的,學術是永遠的,若因政策轉變,而將大學多年前公開合法的活動,編排入罪於今日,將對大學造成傷害。
公投意見發表會 三接質疑程序未落實 核四正聚焦核廢料、安全、斷層
編按:整理亞太經濟合作會議領袖代表會議談話內容,共同宣言將擴大三共識:新冠疫苗公平分配、促進貿易與投資、以及環境永續等;我國領袖代表張忠謀也計對晶片問題及CPTPP發表竟見,並強調晶片短缺是需求遭低估、天然災害、物流壅塞等因素所致,而自由貿易、自由競爭的自由市場是最佳解方。
編按:綜合媒體報導,後疫情時代,為了刺激經濟大印鈔後果正在反撲,通貨膨脹成了全世界頭痛問題。美國與英國央行分別召開決策例會,歐洲央行也對貨幣政策做出最新表態,當各國在對抗通膨和維持經濟成長的天秤兩端小心拿捏時,我國央行親上火線釋疑,全球央行最新政策為何?將持續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