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經濟日報》伊爾艾朗專欄指出,多年來,金融市場一直受益於貨幣政策的厚賜,而全球經濟在總需求不足之際也依賴各大央行,尤其是美國聯準會(Fed)的支撐。但現在隨著央行體認到經濟問題不在需求疲軟,而是供給不足,於是影響金融市場的決定性因素也出現轉變。

綜合《日經》報導,全球半導體短缺嚴重的背景下,全球最大半導體生産廠商台積電已發展到了各國政府通過台灣當局請求台積電協助增産的罕見事態。 美國憑藉自己設計的水平分工,推進沒有工廠的經營,誕生了高通及英偉達等實力企業,但台積電擁有了出乎意料的實力,如今美國也感到不安。

台灣鐵路工會發動五一勞動節不加班,台鐵預計當天表定列車全停駛;其背後的原因主要為,交通部強力推動台鐵公司化,立法院快速通過台鐵公司化條例,引發台鐵工會不滿。此事因台鐵企業工會是國際勞工組織的會員,國際勞工紛紛表態聲援台鐵工會。除已曝光的全日本鐵路工會總聯盟(JR總連)外,據了解,包括美國、英國、歐洲鐵道工會未來都可能相繼表態,聲援台鐵工會,呼籲政院撤回公司化法案。

國際貨幣基金(IMF)表示,亞洲國家和世上其他國家一樣,正遭到烏克蘭戰爭等反制力道的衝擊,不只物價上揚,成長也跟著受阻。各國政府將必須做出強有力的回應,從補助最受物價上漲而苦的貧窮家庭開始。

綜合媒體報導,習近平堅持清零政策又要兼顧經濟增長,中國政府已陷入清零模式出不來,從微軟到德儀(TI),長久來受惠於中國大陸供應鏈的公司,如今因當地基於「清零」政策大舉封城抗疫而飽受衝擊。另外,還有175億美元外資撤離中國,創下歷史新高;媒體分析,內有政治和商業風險,外有升息,綜合影響將導致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開始嚴重衰退。

推特(Twitter)25日正式以約440億美元(約新台幣1.29兆元)易主給全球首富馬斯克(Elon Musk)。這位推特重度使用者日前接受訪問時強調,其收購理由是為了擁護言論自由的真諦,但易主消息一出,不僅引起推特內部員工的反彈,亞馬遜前執行長貝佐斯(Jeff Bezos)也提出疑慮;到底這位首富要如何顛覆社群媒體,備受矚目。

東吳大學辜濓松先生紀念講座教授、台灣金融研訓院榮譽顧問許嘉棟於《聯合報》撰文指出,近期的國際趨勢是在貿易、投資、生產與金融等方面走向分裂。預料美中俄之對抗長期仍將持續,世人對國際經濟體制之進一步裂解或須有心理準備。

在歷經多次修憲後,法國雙首長制的運作,反映出總統與國會的兩種民意表現,法國總統大選後,今年6月即將舉行法國國民議會改選,馬克宏當選,將反應出現今歐洲政壇普遍現象,他恐要面對過去三次法國「左右共治」的現象,即左、右兩派在政壇均不佔絕對優勢。右派政黨要翻轉國會席次過半的局勢,迫使任命在野政黨人選擔任總理,歐洲可能將走向左、右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