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環境部升格滿周年,昨舉辦慶祝活動,包括前環保署長簡又新、沈世宏、張子敬、蔡鴻德等人均出席。彭啓明表示,環境部過往是監管者的角色,未來則將以整合者、推動者推動全台力量,明年碳費制度將正式上路,二○二六年的綠色成長戰略將籌畫結合綠色金融每年千億投入,帶動兆元級投資並創造百萬個綠色工作機會,朝向二○三二年減碳百分之四十的目標。

國土計畫法明年四月底上路,地方政府反彈不斷,內政部昨舉辦「國土計畫政策說明研討會」,部長劉世芳強調,各部會應共同面對,把不同意見當挑戰,落實社會溝通,做到如期上路,針對未交分區圖的縣市,國土署研擬對策,擬朝停止受理區域計畫法新申請案方向,但將再與縣市政府溝通。至於攸關農民權益相關補償,農業部會中提出三大方向,細節九月公布。

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8月12日的報告指出,上個月是有史以來最熱的7月,這已是連續第14個打破高溫紀錄的月分;2024年更有77%的機會成為有史以來最熱的一年。去年也是有紀錄以來最熱的一年。

環境部正在制下一期「國家環境保護計畫」草案,擬定12項議題與相關目標,包含氣候變遷減緩調適、水質土壤保護等。但今(13)日辦理研商會前,環保團體舉辦抗議記者會,質疑新版計畫草案刪除了自然保育相關的治山防災、生態保育與海洋保育等議題,缺乏整體環境治理思維。環境部解釋,因為組織改造後,農業部、海委會已有完整計畫,才不重複制定,會再加開研商會與民間溝通。

賴清德總統主持的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議登場,賴總統以能源的多元多選題淡化非核神主牌的爭議,台灣進入「排碳有價」時代也轉移了外界對氣候調適的關注。諷刺的是,環境部長彭啓明雖在報告中凸顯賴總統政見,強調必須更加重視氣候調適,方能建構韌性永續國土,但為因應氣候變遷、確保國土安全而制訂的《國土計畫法》,卻正遭到地方政府與農民的強烈抗拒。

白心儀原為東森【台灣1001個故事】主持人,後來轉戰三立,仍致力於生態紀錄。這次耗時兩年時間,走訪印度、日本等國家追尋亞洲貓科動物,實踐COP15,科學家提出「Wild cats can help」理想;關心氣候變遷與人文保育的你,或許可以一同放慢腳步,一起看白主播與其團隊,如何追蹤亞洲貓科動物的危機與生命力。

天氣越來越熱,「熱死人」的情況正在發生,更有學者示警「每年夏天都是餘生最涼」,許多勞工也在關心能否放「高溫假」,高溫已成為氣候變遷的關鍵指標。環境部長彭啟明表示,預計最快明年夏天提出高溫調適的國家政策,並擬定短中長程計畫。

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以賴清德總統作為召集人,邀請中研院長李遠哲、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並納入產、官、學及民團代表共24位委員。屆時會中將由環境部長彭啟明以先前與國家科學與技術委員會公布的報告「國家氣候變遷科學報告2024:現象、衝擊與調適」為基礎,報告「氣候變遷對全球及台灣的影響衝擊評估」,以及台電董事長曾文生報告「台灣2035電力供需分析及挑戰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