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對等 關稅 上路期限將至,外界高度關注我國關稅稅率會是多少,知情人士透露,行政院副院長 鄭麗君 仍在美國華府談判中,目前對於關稅進展尚未明朗。
美國總統川普7月7日以來,已致函25個貿易夥伴公布各國的最新關稅稅率,仍不包含台灣和澳洲等貿易規模較大的夥伴,並已陸續歐盟、日本、菲律賓及印尼等經濟體達成協議。從迄今公布的協議來看, 川普要的主要是「擴大開放美貨進口」、「砸錢買美貨」及「...
在此次會議即將召開之際,官方釋放的信號表明,中國政府終於開始認真著手遏制工業產能過剩問題,以重振經濟。這引發了外界對一項全面供給側改革方案出台的預期,但以往的先例讓人對實際政策行動是否會與官方表態相符心存疑慮。
美國與歐盟於週日(27 日)正式達成一項重大的關稅協議,將歐盟大多數出口至美國的商品(包括汽車)的關稅降至 15%,成功化解了本可能引爆的美歐貿易戰。
在新一輪美中貿易談判即將於下周舉行之際, 美國總統川普(Trump)日益將重心放在如何與北京方面達成一筆經濟交易上,著眼於為美國企業和技術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 今年大部分時間裡,川普政府一直利用關稅壓力來推動供應鏈遷出中國。其目標是削弱北京的地緣政治影響力,並迫使美國企業把製造業崗位遷回美國。
河浪武史:日美關稅談判7月22日達成協定。金融市場以股價上漲來回應,經濟界也普遍感到安心。接近100天的談判反映出來的事實是,美國川普政府已經失去了削減貿易逆差的大義。如果關稅談判演變成爭相增加對美投資的競爭,那麼全球經濟將埋下新的隱患。
總統賴清德去年8月提名的大法官人事案遭立法院全數否決,今年3月再公布7位大法官被提名人,包括蔡秋明、蘇素娥、蕭文生、鄭純惠、林麗瑩、陳慈陽、詹鎮榮7位為司法院大法官,其中以蔡秋明為院長、蘇素娥為副院長。經歷了前幾周對提名者的資格審查,今日(25號)立法院最終得票結果,7位被提名人均未通過同意票門檻,大法官人事案二度被立院封殺。據「憲法訴訟法」規定,參與評議的大法官人數不得低於10人,然而,目前現任大法官僅8名,憲法法庭暫時停擺。
當前台灣房市呈現降溫態勢,出現要求中央銀行放鬆選擇性信用管制的聲音,引發討論。特別是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增加、匯率與貿易波動頻繁的背景下,內需成為穩定經濟的關鍵支撐,房地產業被視為潛在的刺激引擎。然而,房市是否真能扮演振興整體經濟的角色?又或只是讓資金再次湧入炒作,進一步壓縮人民的生活空間與購屋能力?
金管局總裁余偉文在《匯思》撰文再談穩定幣,表示將於下周公布「穩定幣發行人發牌制度」的摘要說明,文件會闡述金管局接受和處理牌照申請的安排。余偉文提到,觀乎一個月來市場和社會上對穩定幣的討論熱度,降溫力度仍需加強,又表示值得關注泡沫化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