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台灣宣示2050年淨零碳排,經濟部次長曾文生今天表示,能源與製造兩大部門將朝「先低碳、後零碳」架構逐步邁進

國發會公布二○五○年淨零排放路徑,民間團體昨籲政府確立無煤時程等五大目標。

面對全球電子產業、汽車產業的供應鏈都受到來自疫情、國際局勢、運費的影響,施振榮表示,疫情、戰爭的確影響供應鏈,海運影響就很大;雖然接近終端消費市場生產是供應鏈長久以來的大法則,但如IC這類體積小、單價高的產品,不一定要靠近市場、可以走空運,單價低、體積大則演變成區域性供應鏈、分散生產。

美國升息、俄烏戰爭及大陸封城三變數持續衝擊全球經濟、推升通膨。行政院主計總處主計長朱澤民預估今年經濟成長率4.02%,較2月的預測4.42%下修,且預估今年全年失業率約3.6%、今年CPI年增率約2.48%,亦即今年痛苦指數將逾6%。

編者按: 烏俄戰爭已過去六週,曾被譽為歐洲糧倉的烏克蘭平原,也因戰爭破壞導致無法收割;世界貿易組織(WTO)12日將今年全球貿易成長率預估由4.7%大砍至3%,其理由正是因為烏俄戰爭的影響,並警告物價勁揚可能引發糧食危機,這長戰爭替尚未在新冠肺炎衝擊下恢復的世界,帶來潛在並具毀滅性後果。

今年一開頭,民眾最有感的或許是物價飆漲與房價高掛,有如脫韁的野馬,一去不復返。

《金融時報》指出,隨著俄烏戰爭推動能源和食品價格飆升,雖然美國通脹升至8.5%,是自1981年以來最高,但剔除能源和食品的核心消費者價格指數漲幅低於預期,給美聯儲帶來喘息空間。

台灣中油今天舉辦董事長暨總經理布達典禮,新任董事長李順欽表示,未來配合政府推動2050淨零碳排目標,以「優油」、「減碳」及「潔淨能源」三大方向全面規畫轉型,使中油蛻變成為「帶動台灣永續發展的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