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這週發生了什麼重要大事呢?基金會幫你快速回顧,從公共政策與環境切入,讓你快速了解本週你我應該關心的事件。

近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基輔的烏克蘭總統府接受日本經濟新聞媒體的採訪。他強調,與俄羅斯停戰的前提是俄羅斯軍隊從烏克蘭的全部領土上撤出。在構建導彈防禦體制的重大課題上,他表示期待與日本開展技術合作。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11月29日公佈的經濟預測結果中,針對中國經濟提出了「已于7~9月觸底」的看法。經合組織預測2023年世界經濟增長率將低於3%,下調到了2.9%。OECD分析稱,主要國家政策利率居高不下的情況將抑制經濟活動。

第28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 28)上月30日於杜拜登場。會議上全球近200個國家全數同意設立「損失與損害基金」,用以幫助近年受全球暖化影響的國家。據悉目前這筆基金總額已達4.3億美元(約131億元新台幣),但仍遠低於低度開發國家所需的1000億美元(約30兆元新台幣)。

第28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8)30日在杜拜正式開幕,聚焦能源轉型、氣候災損基金和逐步淘汰化石燃料議題,並首次盤點《巴黎協定》執行成果。氣候談判代表在本次大會討論的核心議題之一,是邁向能轉型的具體步驟。歐盟執委會所倡議,在2030年前讓全球再生能源裝置的容量成長3倍,能源效率提升2倍的目標,正逐漸凝聚動能。

美國聯準會(Fed)29日公布俗稱《褐皮書》的地區經濟調查報告,顯示10月初至11月中旬美國經濟活動放緩。企業回報通膨壓力大幅舒緩且聘雇難度減輕,但因消費者支出謹慎,未來半年到一年的經濟展望趨弱。

第28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8)將於11月30日在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杜拜開幕,台灣雖然不是締約國,也以各種形式積極參與。前往杜拜與會的台灣學者分析,COP28將針對「全球盤點」(GST)展開協商,台灣可以從中學到三堂課,分別是加速再生能源、推動工業去碳化,並建立台灣的反漂綠生態系。

主計總處30日公布111年「薪資中位數及分布統計」,由於極端高薪族群薪資快速成長,推升平均薪資,以致領不到平均薪資的上班族人數占比升至68.61%,再創新高,顯示中產階層與極端高薪族群的薪資差距,續呈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