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總統賴清德去年8月提名的大法官人事案遭立法院全數否決,今年3月再公布7位大法官被提名人,包括蔡秋明、蘇素娥、蕭文生、鄭純惠、林麗瑩、陳慈陽、詹鎮榮7位為司法院大法官,其中以蔡秋明為院長、蘇素娥為副院長。經歷了前幾周對提名者的資格審查,今日(25號)立法院最終得票結果,7位被提名人均未通過同意票門檻,大法官人事案二度被立院封殺。據「憲法訴訟法」規定,參與評議的大法官人數不得低於10人,然而,目前現任大法官僅8名,憲法法庭暫時停擺。

當前台灣房市呈現降溫態勢,出現要求中央銀行放鬆選擇性信用管制的聲音,引發討論。特別是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增加、匯率與貿易波動頻繁的背景下,內需成為穩定經濟的關鍵支撐,房地產業被視為潛在的刺激引擎。然而,房市是否真能扮演振興整體經濟的角色?又或只是讓資金再次湧入炒作,進一步壓縮人民的生活空間與購屋能力?

金管局總裁余偉文在《匯思》撰文再談穩定幣,表示將於下周公布「穩定幣發行人發牌制度」的摘要說明,文件會闡述金管局接受和處理牌照申請的安排。余偉文提到,觀乎一個月來市場和社會上對穩定幣的討論熱度,降溫力度仍需加強,又表示值得關注泡沫化趨勢。

螞蟻集團 ( 688688-CN ) ,即支付寶背後的金融科技巨頭,據傳正在與美國穩定幣發行商 Circle ( CRCL-US ) 合作,計劃將 USDC 穩定幣整合至其自家區塊鏈平台「螞蟻鍊」中。若這一合作成真,將進一步推動全球區塊鏈和穩定幣應用的融合。

美國總統川普周三 (23 日) 發布「AI 行動計畫」,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指出,這份川普政府所公布的 28 頁計畫包含 90 多項政策措施,承諾推動美國創新並消除官僚障礙,加速出口推動、強化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升美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全球領導地位,並以中國為主要競爭對象,展開一場新世代科技主導權的角力。對此,外界展開熱議,但各方觀點呈現明顯分歧。

 在川普2.0關稅戰壓力下,中國與歐盟正分別和美國談判之際,中歐峰會24日在北京登場,針對近期中國對稀土實施出口管制,對歐盟製造業及半導體產業「卡脖子」,在本次峰會獲得解套。 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表示,歐盟與中國達成新的「稀土出口供應機制」,紓解歐洲對北京出口限制的疑慮,這對重建雙邊貿易信任至關重要。

金融數據供應商標普全球(S&P Global)24日公布,美國7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初值降至49.5,創七個月新低且為去年12月以來首見萎縮。歐元區製造業PMI雖升至49.8的36個月高點,也尚未擺脫萎縮狀態。

為避免碳洩漏,台灣正規劃台版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環境部長彭啓明昨(24)日表示,今年研議產品碳排放量與試申報制度,預計明年上半年完備相關法規後,正式啟動試申報,展開「台版CBAM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