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政府AI行動計畫 穩固美國領導地位

美國總統川普周三 (23 日) 發布「AI 行動計畫」,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指出,這份川普政府所公布的 28 頁計畫包含 90 多項政策措施,承諾推動美國創新並消除官僚障礙,加速出口推動、強化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升美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全球領導地位,並以中國為主要競爭對象,展開一場新世代科技主導權的角力。對此,外界展開熱議,但各方觀點呈現明顯分歧。

保持美國領先地位 鬆綁環境法規加速數據中心建置

本次行動計劃長達28頁的藍圖,由川普政府的人工智能與加密貨幣事務專員薩克斯(David Sacks)與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主導撰寫,內容涵蓋90餘項具體政策措施。計畫一經公布,隨即引發美國國內科技界、政策圈與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根據白宮說法,這項新政策的出發點,是要讓美國贏得一場“人工智能競賽”,尤其在中國加快技術發展、推出低成本強大模型、並大舉擴張海外市場的背景下,保持美國的技術優勢變得更為迫切。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此前曾警告,中國有可能在人工智慧主導地位的競爭中超越美國;他表示在這份行動計畫中,美國政府將大幅轉向市場導向政策,與前任拜登政府主張以安全監管為首的作法形成鮮明對比。計畫中明確指出,將削弱目前存在於州與聯邦層級,對人工智能開發的環保規定與多元化目標,並取消對“誤資訊”與氣候議題的政策限制,理由是要“維護言論自由與美國價值觀”。

此外,為加快數據中心的興建程序,政府鬆綁《國家環境政策法》與《清水法》相關限制,允許在聯邦土地上興建並使用電力供應數據基礎設施,以應對近年因人工智能與雲端運算需求暴增而出現的電力瓶頸。同時,為了減少企業營運負擔,聯邦層級將取代分州監管,建立統一的人工智能法律與標準。

持續防堵中國 加強終端管制 

在國際競爭方面,行動計畫特別針對中國進行戰略布局。美國商務部將帶頭,堵住現有對中國出口先進芯片與芯片製造設備的漏洞,並加強對出口終端用戶的追蹤監控。美國還將透過技術定位與驗證措施,防止中國等所謂“關切國家”,繞過禁令取得美國高性能計算資源。

此外,美國也將與歐洲與亞洲盟友合作,推動全球芯片與人工智能技術出口管制體系,阻止中國企業在國際標準制定領域中擴大影響力。白宮特別指出,當前國際間過多的人工智能治理倡議,受到中國企業主導,意圖透過制定人臉識別、監控與內容審查標準來輸出中國模式,這與美國所堅持的自由與開放原則背道而馳。

為了反制此趨勢,川普政府計畫由商務部與國務院牽頭,向全球盟友推動採納“符合美國價值觀”的人工智能治理框架,並將主導開發“全棧式AI出口套件”,也就是涵蓋硬體、軟體與相關服務的整體解決方案,以推廣美國制技術,壓制中國模式的國際滲透。

企劃內容對企業利多 成效有待商榷

儘管行動計畫對企業界無疑是重大利多,尤其對英偉達(Nvidia)、超微(AMD)、谷歌(Google)、微軟(Microsoft)、OpenAI與Meta等科技巨頭而言,更代表政府在出口政策與監管鬆綁方面提供背書,但這項政策也遭致國內不少批評聲浪。AI Now 研究所常務董事 Sarah Myers West 也向《英國廣播公司》表示,川普的「AI 行動計畫」實質上是為科技巨頭服務的政策,難以惠及普通民眾。她還批評說:「這是由科技億萬富翁制定並為其服務的計畫。」

知名期刊《外交事務》則對中國 AI 發展態勢表示憂慮,並刊文分析指出,中國企業在 AI 應用層面的快速推進可能帶來顛覆性優勢,尤其是在製造業和機器人領域的應用前景廣闊。

文中還認為,美國光靠技術創新難以維持長期優勢,中國的自主創新正縮小兩國在算力領域的差距。這一觀點反映出美媒對美中 AI 競爭態勢的深層憂慮,認為美國目前的領先地位並不穩固。

 

相關新聞

美國總統川普本(9)月 22 日在聯合國向各國領袖表示,在七個月的時間裡,他已經結束了「七場無法結束的戰爭」,並批道聯合國並沒有任何幫助...
超過 200 位科技圈資深老將、政界人士與諾貝爾獎得主今天呼籲全球各國,迅速為人工智慧(AI)劃定不得逾越的危險「紅線」。
宏觀經濟政策應該優先支持消費還是投資? 沈建光:只關注投資和供給擴張,可能擴大社會福利損失;應利用增量財政資金刺激消費,...
外媒報導,中國正爭取成為外國央行黃金儲備託管國,不僅可增強中國在全球黃金市場的地位,更可進一步降低對美元及西方金融中心的依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