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為避免不動產市場過熱, 央行總裁楊金龍從上周起密集個別約談各銀行總經理,先從建融、房貸餘額成長量前十大者開始,直接祭出「不動產減降令」,要求銀行需全面減降不動產(房貸與建融)放款總量,本周將進入中小型民營銀行。
明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22日將在行政院會拍板。歲入3兆1,534億元、成長約15.7%;歲出3兆1,325億元、成長9.8%,歲出入雙創新高,為首次編列總預算賸餘209億。歲入面看稅課收入2.7兆之賜,增幅創近20年來新高,證交稅、所得稅、營業稅成國庫大補丸,估明年證交稅收可貢獻2,600多億元,成長率逾25%。
中央銀行將於9月19日舉行第3季理監事會,是否加碼打炒房,成為市場關注焦點。展望今年第4季房市景氣,大型房貸行庫主管認為,多家銀行已逐步緊縮房貸授信量,預期今年最後一季,房市景氣將逐步趨緩,不易再有大幅度增長,而央行已備齊三套劇本,將視第3季房市數據變化,機動調整政策走向。
余紀忠基金會成立已超過三十年,為延續中國時報系創辦人余紀忠先生對公共議題的專注與熱誠,我們不斷透過議題追蹤與人物對話,開啟社會相互溝通的橋樑,期盼凝聚共識,引領不同世代共同交流、討論的風潮。
賴清德總統拍板明年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政府總支出將達到3.15兆元,這是2017年政府總支出1.93兆的1.63倍。 政府支出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快速成長,我們的財政收入是否能夠支持?這些成長的支出是否會花在適當的地方?各縣市政府承擔了許多地方性公共事務,地方政府的收入是否得到合理的分配?這是財政紀律的問題,也有中央與地方財政劃分的問題,賴政府必須嚴肅面對。
為落實卓內閣「創新經濟」、「均衡台灣」、「包容成長」三大施政目標,首場經濟發展委員會顧問會議將在9月3日登場,行政院長卓榮泰13日核定近60人顧問名單,邀請前行政院副院長林信義、工總名譽理事長許勝雄、中研院院士朱敬一擔任分組召集人,盼集思廣益,找出新方向。
賴總統及新內閣上任後,隨即成立「行政院經濟發展委員會」,努力針對重大問題圖謀解決。然而對財政為「庶政之母」並未得到應有重視。尤其是當前財政存在一些怪現象,卻視而不見、鮮少關心。
賴清德總統主持的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議登場,賴總統以能源的多元多選題淡化非核神主牌的爭議,台灣進入「排碳有價」時代也轉移了外界對氣候調適的關注。諷刺的是,環境部長彭啓明雖在報告中凸顯賴總統政見,強調必須更加重視氣候調適,方能建構韌性永續國土,但為因應氣候變遷、確保國土安全而制訂的《國土計畫法》,卻正遭到地方政府與農民的強烈抗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