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余紀忠基金會近年來關注數位時代發展趨勢,在成大副校長郭耀煌老師的策劃下,以政府政策與產業發展、監管與法律制定、教育與人才培育,三大面向探討AI時代未來機會和挑戰,集結產、官、學不同領域專家學者,與社會大眾共同集思廣益。

2024年是全球大選年,隨著地緣政治的發展,保護主義成為地緣經濟的顯學,過去支撐全球經貿發展的全球貿易自由化,已成昨日東風;全球經貿逐漸發展成以美、中為核心的兩極世界。面對前詭譎多變的全球財經局勢、產業供應鏈重組、貿易制裁大戰特別邀請各領域的專家,梳理方向,並提出應有的建議作為,建立共識,是所至盼。

2024年是全球大選年,隨著地緣政治的發展,保護主義成為地緣經濟的顯學,過去支撐全球經貿發展的全球貿易自由化,已成昨日東風;全球經貿逐漸發展成以美、中為核心的兩極世界。面對前詭譎多變的全球財經局勢、產業供應鏈重組、貿易制裁大戰特別邀請各領域的專家,梳理方向,並提出應有的建議作為,建立共識,是所至盼。

本會日前(14)假東吳大學作楠廳舉辦【公民LIGHT HOUSE:AI時代挑戰與公民參與】講座,邀請前行政院政務委員、理慈國際科技法律事務所共同創辦人、 亞洲金融科技聯盟 主席 蔡玉玲老師(Jaclyn Tsai)分享過往實務經驗以及對於科技法律的第一線觀察,本文帶領讀者快速了解講座精華內容。

余紀忠基金會成立已超過三十年,為延續中國時報系創辦人余紀忠先生對公共議題的專注與熱誠,我們不斷透過議題追蹤與人物對話,開啟社會相互溝通的橋樑,期盼凝聚共識,引領不同世代共同交流、討論的風潮。

由余紀忠文教基金會主辦的「前進新國會,開拓新局」系列活動,今天(16日)舉辦「新政府與兩岸關係新局面?」研討會,探討520新政府上台之際,如何打破框架,走出一條穩健、解決危機的道路。主持人政治大學新聞系兼任教授郭力昕表示,過去這一陣子兩岸關係非常緊繃,如果兩岸政府不願意交流,至少兩岸知識分子要理性交流,且此時格外有必要。

2024年是世界選舉年,臺灣已在年初投下未來四年的選擇;國會呈現三黨不過半,這並非首次發生的局面。基金會九年前即舉辦國會改革論壇,當年參與論壇的朱雲漢教授已仙逝,他對當時政治氛圍提出的隱憂言猶在耳;在政局不穩、國會運作與行政立法關係紊亂下,他認為國會需有清楚的制度,尊重專業幕僚,行政体系不虛耗,必需明確。政治人物的道德標準和風範,應有媒体的監督及民眾的支持、觀察。

3月13日余紀忠文教基金會所舉辦的【前進新國會,媒體人帶你看立院歷史與變革】系列活動,在國會三足鼎立的情況下,關注國家公共政策的長期發展,首場小型論壇邀請了余紀忠基金會的副執行長林聖芬、風傳媒的總主筆夏珍、台大新聞所的林照真,一起從1976看到2024國會的變化跟展望,其中對民主政治、新聞自由皆有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