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法自然 公民力量再出發研討會」12月13日舉行,歡迎踴躍報名!
碳費制度終於上路,台灣也正式邁入碳定價時代。眾所週知,碳費徵收,是政府推動淨零碳排的手段之一,目的在引導高碳排企業,積極啟動減碳轉型工作。
然淨零碳排絕非單靠政府制度及企業投入就可以達成,全球推動永續,更重視自然生態、環境健康成長的推動,今年COP29除了討論氣候融資目標外,則強調城市韌性與人與自然間存在的和諧與互許。因此,我們必須更進一步重新反思人與土地、自然的親密關係。
過去,台灣推動環境保育、資源回收、減塑淨塑的過程,公民團體組織的倡議,全民都積極投入都扮演很關鍵的角色。當我們站在推動環境永續的新起點,是公民力量再出發,邁向跨域治理的關鍵時刻。
而有效提升國家整體因應氣候變遷的基礎能力,重新面對自然環境的反思,加強「能力建構」是氣候變遷調適工作重中之重,需中央地方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考量國土空間前瞻發展策略計畫,區域及城鄉空間發展目標,依據調適行動方案,滾動式的盤點、整合、修正,優化氣候變遷運算模式,强化通報效能,對現有之規章制度進行適度調整,更必須適切的與在地公民共享,這是攸關全民的「社會工程」。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長期關注環境議題,去年從氣候治理的角度,曾舉辦兩場回顧與前瞻的研討會,得到民間團體、產官學界很多關注,今年希望集合更多學界及民間的聲音,讓更多公民一起重新投入,反思,再出發!
這場研討會由基金會與環境部氣候變遷署合辦,主題為「道法自然,公民力量再出發--反思人與土地、自然的親密關係」,將於113年12月13日下午1:30-5:00假台灣大學管理學院一號館B1正大國際會議廳舉行。
本場會議由余紀忠文教基金會董事邱文彥老師主持,並邀請多位專家、學者一同出席討論,與會貴賓有:彰化環境保護聯盟理事長蔡嘉陽、臺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名譽教授黃書禮、行政院能源及減碳辦公室副執行長林子倫、海委會海洋保育署署長陸曉筠、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監事曾旭正、內政部國土管理署城鄉發展分署分署長林秉勳、前台南縣長、立法委員蘇煥智。
歡迎每一位關心氣候變遷、環境永續議題的朋友,一起報名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