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署重申核能非綠能 減碳需靠能源轉型提高效率

                    民眾投書媒體指COP26後有些國家為達到淨零排放目標,開始要蓋新核電廠。

環保署今天表示, COP26決議做成「格拉斯哥氣候協議」,要強化氣候變遷調適及溫室氣體削減行動,沒有提到核能。環保署強調,核能非綠能,也不符合國際上相關永續指標或永續分類標準,減碳必須要靠加速能源轉型、提高能源效率。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執行秘書Patricia Espinosa在11月24日演講提到,第26次締約國會議具有4項關鍵成就,全球在因應氣候變遷工作上取得重大進展,要加速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在世界許多地方再生能源已是最便宜的發電選項,部署需要加快,政府也必須帶頭規畫和促進清潔能源基礎設施投資。

環保署表示,從歷次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締約國會議的官方文件來看,並無將核能視為綠色能源的決議。且早在2001年氣候公約第7次締約國會議所通過的馬拉克什協議中,針對部分工業化國家在執行清潔發展機制與共同執行方法及程序規範上,決議應避免使用由核能設施所產生減量績效,以履行其減量承諾。

另外,歐盟通過「永續分類標準」,列舉符合永續標準的經濟活動,其中排除核能發電作為永續減碳績效的工具,因為核能發電有難以處理的放射性廢棄物與危害生物多樣性等問題,對環境將造成重大危害。

環保署說,國際能源總署今年5月發表「全球能源部門2050年淨零排放路徑」特別報告,提出淨零情境關鍵策略選項,包括再生能源、能源效率提升、氫能、行為改變、電氣化、生質能及CCUS,並不包含核電。全球已有超過300家國際大廠加入RE100聯盟,訴求100%使用綠電,綠電已成為產業重要的生產要素,RE100要求使用的綠電也不包含核能。

相關新聞

7 月 31 日,美國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發布最新報告指出,中國自 2022 年起便啟動無數軍演、訓練,以模擬封鎖台灣的情境。...
美國對等關稅風暴未歇,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再預告擬在下周「開獎」藥品及半導體關稅,市場屏息以待,另外引發討論的是,...
前美國國務院顧問惠頓(Christian Whiton)日(5)前大力批判賴政府對美方針,以「臺灣如何失去川普」(How Taiwan...
晶片大廠 NVIDIA 今(5)宣布啟動「電力大革命」(Power Revolution)計畫,致力於推動資料中心電力基礎設施從傳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