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信用管制仍將維持緊縮 楊金龍:透過公開市場操作把錢「打出去」

中央銀行第三季理監事會議,房市管制成為關注焦點。央行總裁楊金龍表示,央行七波房市管制已見成效,國銀為期一年的自主控管不動產貸款是否延長至明年,今年第四季會再做「總檢討」,至於貨幣政策基調,房市選擇性信用管制還是維持「緊縮」,但會營造充裕的資金環境、透過公開市場操作把錢「打出去」,以改善房貸排撥問題,貨幣政策基調可以說是「適度讓資金充裕」。

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分析,台灣經濟非常好,央行估計今年經濟成長可達4.55%,主要還是電子資通訊業出口熱絡帶動,但傳產業受美國關稅政策衝擊,出口疲弱且減班休息人數增加。另外,銀行受理新青安貸款案件多,民眾申請房貸排撥現象仍待解決。為此,央行採取兩項措施,營造充裕的資金環境,包括透過公開市場操作釋出資金,及提供銀行自主管理不動產貸款的彈性調整空間,資金面可配合政策產業支持方案,因央行沒辦法調整利率,只能用資金面來協助產業。

對於新青安房貸排撥問題,楊金龍認為,主要是案件非常多,協助緩解房貸排撥現象有三大方法,一是銀行法72-2條比率排除新青安,有助緩解民眾申貸排撥現象;二是未來公股銀行可透過多吸收存款,提高銀行法72-2條的分母,增加承作無自用住宅者房貸的空間;三是民營銀行的72-2條比率仍相對偏低,仍有貸款承作空間,應增加承作無自用住宅者房貸,協助緩解當前民眾申貸排撥現象。

央行房市信用管制措施見效 房市熱度明顯降溫

五大銀行(台銀、合庫銀、土銀、華銀及一銀)新承做放款加權平均利率為2.196%,較7月微幅下降,主因週轉金及資本支出貸款利率下降所致。

央行經研處副處長葉盛說明,8月購屋貸款、資本支出貸款、週轉金貸款金額,均較7月下降,尤其週轉金月減944.58億元最多,主要是民營企業週轉貸款比7月減少。對外界最關心的房貸,8月新承作金額下滑,主要受移轉棟數減少所致,8月六都建物買賣移轉棟數月減11.63%,且年減32.06%,前八月年減27.65%;反映當前移轉棟數減少,買氣下滑,8月信義房屋大台北房價月指數小幅年減幅達2.35%,創2017年10月來新低。

央行同時公布8月消費者貸款及建築貸款餘額統計,8月購置住宅貸款餘額11兆4,235億元,年增率僅剩6.28%,增速為2023年11月以來新低,供給面的建築貸款餘額3兆4364億元,年增率同步降至0.71%,寫2016年12月以來新低。

從房貸餘額年增率觀察,去年9月來到高點11.26%,但隨各部會打炒房措施推出後,增速已開始放緩,至今年6月已跌破8%、7月再跌破7%,至8月底已連11月呈現放緩,反映出近期房市降溫狀況。新青安占整體房貸比重,根據央行統計,8月五大行新承做新青安房貸占五大銀行新承做房貸的占比微幅上升至40.54%;8月占整體房貸餘額占比也略升至12.4%。央行官員表示,目前新青安房貸比重拉高,符合政策導向,房市信用資源都流向首購或無自用住宅,這部分是各部會都樂見。

房貸政策對公股銀行「開小門」

楊金龍指出,央行要求全體國銀執行為期一年的自主管理不動產貸款,八大公股不動產集中度不降反升,主因新青安房貸首購量大,因此,當公股銀行不動產集中度改善情況不如預期,央行會出現「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情況,就是承做新青安房貸,或撥款給首購族、都更危老等政策貸款,若是如此,央行可以接受,會給銀行一些彈性空間。因新青安案件非常多,恐怕要給公股銀行更多的時間,才有機會看到不動產集中度下降。

央行統計顯示,今年8月與去年8月比較,國銀不動產貸款集中度緩降0.77個百分點,其中,八大公股銀行反而緩升0.84個百分點,其他銀行下降2.08個百分點。楊金龍強調,不動產貸款集中度太高,容易發生銀行信用資源排擠掉其他產業的情況,也會讓房價過度上漲、產生泡沫,央行要求銀行採取自主性管理及房市管制措施,就是要避免這些風險升溫。

央行統計還顯示,八大行庫集中度緩升,主要是辦理青安貸款,使分子的不動產貸款增加較多,去年8月以來的一年內,新青安貸款增額3,306億元,占不動產貸款增額5,006億元的66%。其他銀行集中度下降,主因是分母的其他放款增加15,207億元、金額較大。楊金龍認為,公股與民營銀行集中度走勢不同,主要是新青安房貸只有公股銀行可以做,加上利率水準比較低,且分支機構遍布全台,才會導致公股銀行不動產集中度不降反升。

信用管制未見鬆綁 業界期望落空

央行理監事會議做出政策利率不調整、房市信用管制措施未鬆綁的決定。房仲業者指出,面對房貸荒的民怨,央行以不變應萬變,反應的是房價幅度的修正有限,政府對打房見到效果、並慎防炒房風再起的態度明確,房市景氣持續低檔、難見大幅回升

業者認為觀察時間應拉長,年底銀行自主實施屆滿一年時,到時央行政策方向,將會更清楚。

房貸荒讓金管會鬆綁銀行法的放款天條,對於新青安開綠燈,引發外界預期央行應會跟進放鬆房市管制的聯想,但18日央行理監事會議按兵不動,讓房地產界的期望落空。信義房屋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認為,房市還是維持盤整格局,換屋族貸款仍相對困難,但首購政策相對支持,自用當道格局不變

高力國際不動產業主代表服務部董事黃舒衛表示,去年919以來,管制成效顯現,全台成屋交易量減少3成,預售屋單月交易更只剩去年高峰期的2成。預期成屋市場因信用資源的分流,對於首購族群有利,中高總價產品仍陷苦戰,產品價量走勢分化趨勢會更明顯;預售市場建商、代銷要有長期抗戰的準欸,更要慎防洗牌過程中資金斷練所產生的系統性效應

土地方面,除了企業自用外,任何投資需求都回歸到基本面及籌碼面,沒有泡沫價格存在的空間;商用不動產市場動能由自用需求推升,產業、區域、價格條件成為決策關鍵,已非全面綠燈、雞犬升天。

住商不動產企研室執行總監徐佳馨表示,央行面對關稅後座力,手上必須有更多籌碼因應,房地產業者的殷殷期盼,央行或認為自用購屋族能否申請得到貸款,應由金管會與銀行第一線執行,相較於整體市場,「Lesson(教訓)」還不夠深刻,應還有修正空間。不過,有了換屋族放寬至18個月的前例,日後也可能在非理監事會期間,針對特別族群的管制進行放寬。

預期房市難脫價量修正格局 要有長期抗戰的準備

房地產業者指出,「維持房市管制措施不變」符合房產業界預期,也因此房價尚未確立反轉格局,央行給房市的Lesson也還沒下課。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說,第二季預售屋和中古屋房價都出現下跌訊號,預期第三季下跌的機率頗高,若連續兩季下跌,房價會確立反轉格局;在尚未確立反轉前,他預期第七波管制不會鬆綁,最快時間要等到第四季,最慢是明年第一季。

中華民國不動產建築開發公會全聯會理事長楊玉全呼籲央行,要苦民所苦,針對不合理處進行滾動式鬆綁,具體的建議是,對去年第七波不動產信用管制前已簽約的預售屋,應不溯及既往,並全面放寬換屋族的限貸令。他也表示,現在房市的最大問題,在於許多預售屋承購戶在去年9月第七波不動產信用管制前購買預售屋時,並無房貸契約存在、也無信用管制,如今房屋興建完成要交屋,竟得面臨重大貸款條件改變,造成資金突然出現嚴重缺口,產生很大交易糾紛與民怨。

楊玉全說,今年取得使用執照的戶數估計將達15萬戶,是歷年來最大的交屋量,主要都是配合政府都更危老政策而來。但是不少民眾貸款極度困難,甚至得被迫走入地下錢莊,希望央行還是要能體諒民眾疾苦,適度鬆綁。

央行:房地產對經濟成長貢獻小

楊金龍直言,貨幣政策難解決產業問題。學者進一步指出,高科技出口亮麗、傳產低迷,關鍵是競爭力而非資金因素,即便是業界關心的匯率,受限於美國壓力,「央行沒辦法做太多」,考量今年國內經濟穩健成長,明年經濟成長力道尚屬溫和,為了審慎因應全球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以及美國經貿政策對國內經濟可能影響,決議利率「連6凍」。

亮麗的總體經濟數據掩蓋非高科技產業疲弱的狀況,如果產業兩極化狀況延續,央行是否會考慮降息?楊金龍回答,電子資通訊業出口熱絡,傳產則受關稅與中國產能過剩夾擊,出口疲弱,減班休息人數攀高,產業確實出現「M型化」狀況,但他強調,貨幣政策不容易解決產業問題。央行貨幣政策有侷限性,產業須提高競爭力解決病灶。

相關新聞

 主計總處22日公布失業統計指出,8月失業率升至3.45%,創近12個月最高,而「工時不足就業者」12.1萬人也寫今年來新高,...
「重慶台灣周-兩岸訊息通訊合作發展研討會」於本(9)月 16 日舉行,中、台雙方皆表示,兩岸就「汽車產業」網聯化、電動化、...
高雄資產專區7月才熱鬧開張,9月即迎來 金管會 的「聯合訪視」。據了解,檢查局與銀行局已陸續對進駐專區內15家銀行做「體檢」,重點直指「...
美國總統川普將H-1B工作簽證費用提高至10萬美元,新措施21日生效,許多科技巨擘緊急要求海外簽證持有員工返回美國。白宮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