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波鋼筋、水泥業者打頭陣 2024公共工程減碳新規上路

為達2050淨零碳排願景,工程會決定從採購契約下手。行政院工程會副主委葉哲良指出,明年起,公共工程採購全面納入淨零碳排強度,首階段以材料面的業者自我宣告為主,由營造業裡的鋼筋跟水泥業者打頭陣。

按規劃,明年起所有政府電子採購網,都將新增「減碳」欄位,強制部會填寫新建工程預估碳含量(蘊含碳),若沒填就無法完成採購程序。

正研議中的公共工程碳含量「標準」,主要從已知碳排資料抓出平均值,當作屆時填寫量的檢核標準。工程會原傾向推出公共工程計算淨零碳排指引,後考量各部會工程類別差異很大,交由各部會自訂計算指引或是手冊。

據統計,近五年來,每年公共工程決標件數介於2.8萬件到3萬件,預計每年將有約3萬件標案,需估算出公共工程的碳排量。以金額來看,去年工程採購決標總金額更高達8,318.6億元,採購納碳排影響很大。

官員補充,一旦開始要求機關估算碳排量,機關就要去找廠商詢問資訊;如果能從設計端開始用比較減碳的水泥跟鋼筋,就能從市場機制迫使產業端研發多點減碳原料,以利政府採購,達到正向循環。

但因碳足跡概念剛起步,未來機關估算的碳排量,會跟竣工後實際碳排量比對,得出偏離值,並把數據納入資料庫修正,當數據愈來愈多,就可以讓機關更精確修正預估數值。

葉哲良表示,首階段以業者自我宣告為主,中鋼與亞泥、台泥可望先上陣,計算出製造時的蘊含碳,和使用後的營運碳,藉由採購契約揭露,促使其他建材業者跟上;第二階段與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同步,2026年開始以市場機制促使業者實施減碳。

工程會估算,台灣一年溫室氣體淨排放量為27,515.7萬噸二氧化碳當量,其中公共工程碳排放量占全國總溫室氣體排放量的9.78%。

相關新聞

這週發生了什麼重要大事呢?基金會幫你快速回顧,從公共政策與環境切入,讓你快速了解本週你我應該關心的事件。
衛福部 長 石崇良 拋出補充保費新制變革,包括利息、股利、租金三項目的補充保費改採「年度結算制」,消息傳出後,立刻引發民怨大反彈。6日中午...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近日發布《排放差距報告》(Emissions Gap Report),對全球應對氣候變遷的進展發出嚴峻警告。...
為應對高齡化、少子化帶來的結構性壓力,並在維持一般健保費率不變的前提下鞏固財務,衛福部宣布啟動全民健保補充保費的重大改革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