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駿嵩:「負碳」是淨零的必要手段

人類經濟活動超過地球負載,二氧化碳異常增加,破壞了自然界的大氣比例平衡,減碳成為全人類共識,負碳技術則是達到淨零的主要作法。清大化工系榮譽退休教授談駿嵩表示,二氧化碳捕捉/封存/再利用(CCSU)技術可從大氣中直接減少二氧化碳,屬達到淨零的負碳技術。

台美CCSU產業推動聯盟去年成立,談駿嵩是主要推手之一,早年曾擔任10年期國家型能源計畫的「減碳淨煤主軸」召集人,前二年也擔任科技部負碳工作小組CCSU召集人。他強調「負碳」是淨零的必要手段,發展CCSU須與氫、再生能源、廢塑膠、循環經濟、生質能等整合,方能畢竟其功。

各國普遍以2050年達到淨零為目標,此前的20多年,須分階段降低碳排,控制地球升溫為具體目標。可惜目前成效不彰,去年全球碳排量不減反增,地球升溫不逾1.5攝氏度的目標遙不可及,CCSU既是必要手段,應及早推動。

清大化工系榮譽退休教授談駿嵩。談駿嵩/提供

談駿嵩說,台灣學術界已投入CCSU技術研發,但捕捉二氧化碳的成本不低,因捕獲效率與成本會因排放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不同而不同,從濃度較高的排碳源著手,比從大氣中捕捉相對容易且低價。至於捕捉後的封存,一般民眾對安全性仍有疑慮,但1996年挪威北海油田每年封存一百萬噸二氧化碳至地下鹽水層已有成功案例,日本也將二氧化碳打入海床下千米地層中,歷經6.7級地震顯示安全無恙。台灣曾選定苗栗永和山為封存地,但因居民反對而中止。

二氧化碳是製造化學品的原料之一,石油開採作業可藉注入二氧化碳採集更多石油。可惜工業應用僅消耗極小比例。談駿嵩指出,全球年排放二氧化碳超過350億噸,但「再利用」不到1.5億噸。

再生能源使用也要加把勁,以協助降低碳排。太陽光電及風力等各種再生能源,遠較天然氣及煤乾淨,但每度電仍會產生碳排。氫能被視為明日之星,有機會主宰未來能源產業,能源政策須考慮各種選項的成本、環境因素、法規面、技術成熟度以及供應的穩定性與持久性。

談駿嵩肯定台灣保來得擁有SOEC關鍵材料技術,氫能雖寫入2050淨零路徑藍圖,可惜能源局仍未列為積極推動的項目,未編列足夠預算補助,難以見到成效,再度說明政策面趕不上企業的發展速度。

相關新聞

準總統賴清德將在520就任,外界關注賴政府的能源政策是否可能調整。對此,前行政院政務委員 郭耀煌 提出6大觀察,...
 據了解,準卓內閣已積極擘劃新政,由準副閣揆鄭麗君操刀,在520上任後,對外揭示行動AI內閣的新政主軸方向,這將是賴政府「百日新政」...
520總統就職將近,國內輿論關注於新總統上任後,對中國大陸關係是否能夠穩定,陸客觀光能否回春等兩岸議題,然而卻少人討論,...
金管會主委黃天牧將在新內閣就任後,轉戰產業界,接棒台灣金董事長沈榮津的位置成為新董座,這也是新內閣公股銀行人事安排第一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