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全球精英造成了近一半的溫室氣體排放

聯合國支持的一份報告得出結論稱,社會上污染最嚴重的10%人群要為氣候變化背後每年近一半的溫室氣體排放負責,這為針對精英群體的政策創造了“強大動力”。這一國家內部的“碳不平等”現象,為針對最大污染者徵收財富稅提供了理由。

由諾貝爾獎得主經濟學家湯瑪斯•皮凱蒂(Thomas Piketty)領導的團隊進行的這項全面研究考察了氣候變化的不平等影響,還發現1990年至2019年期間,全球前1%的排放者造成了近四分之一的污染增長。

總部位於巴黎的世界不平等實驗室的研究人員說,國家內部的“碳不平等”現在比國家之間的“碳不平等”更大。

這份得到聯合國開發計畫署支持的報告稱,排放的集中化為針對污染最嚴重的個人“出臺政策提供了強烈激勵”,比如財富稅。

報告說:“所有個人都會產生排放,但方式不同……除了明顯的公平問題外,似乎還存在效率問題。”

儘管應對氣候變化的緊迫性日益增加,而且去年一系列極端天氣事件對各國造成了嚴重破壞,但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仍然居高不下。

今年10月,聯合國主要環境機構表示,各國的減排承諾將使世界在2100年之前升溫2.4攝氏度至2.6攝氏度。《巴黎協定》要求近200個簽署國努力將升溫控制在1.5攝氏度以內。

與此同時,全球通脹和日益惡化的生活成本危機,使包括英國和美國在內的許多地方都把國家內部日益嚴重的不平等問題擺在了人們的面前。

報告發現,撒哈拉以南非洲是目前唯一一個人均排放量“達到1.5攝氏度目標”的地區。

報告稱,排放集中在全球人口的一小部分,這也意味著結束全球貧困與迅速削減排放並不矛盾。

報告估計,要讓每個人都生活在每天5.5美元的貧困線以上,所需的所謂“碳預算”(即排放限制)大致相當於收入最高的10%人口排放量的三分之一。

該報告考察了個人的排放量,並將商品和服務產生的污染計入了消費這些商品和服務的人的碳足跡。

研究人員表示,要想在不傷害最弱勢群體的情況下實現快速變革,就需要對國家和國際稅收制度進行“深刻變革”。

報告稱,例如,對全球最富有的個人徵收“1.5%”財富稅,可籌集數十億美元資金,幫助最弱勢群體轉向綠色能源,如果在美國和歐洲實施,估計每年可籌集1750億美元。

他們說,取消化石燃料補貼也可以“釋放大量資源,用於更有社會針對性的適應性措施”,不過這些變化需要與社會改革和援助相結合,以保護最貧困的人免受可能的燃料價格上漲的影響。

研究人員表示,實施這些措施的一大障礙是缺乏關於國家內部和國家之間排放分佈不平等的可靠資料。他們說,政策制定者應該投資於更好地收集和瞭解這些資料,以制定有效和有針對性的政策。

氣候變暖的影響也是不均衡的,與對氣候變化負有更大歷史責任的富裕國家相比,中低收入國家往往更容易受到影響,應對洪水和火災等災害的能力更弱。

轉載自英國《金融時報》 卡蜜拉•霍奇森

相關新聞

歷經數個月的談判,美烏終於敲定礦產協議,這不僅象徵著美烏兩國深化經濟與軍事合作的決心,也被視為 川普 政府對 烏克蘭...
美國政府限制輝達(Nvidia或NVDA,陸譯英偉達)對中國H20晶片的出口,導致該公司股價大幅下跌。...
美國總統川普週二 (29 日) 在密西根州發表就職 100 天演說,宣告自己是歷來百日開局「最成功」的總統。他強調,這是「很多很多人」...
加拿大 總理卡尼領導的自由黨在廿八日的聯邦大選獲勝,可望拿下國會一六八席繼續執政,但離單獨過半仍差四席。卡尼在勝選演說表示, 美國 總統...